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92章 箕子:从殷商朝堂到朝鲜半岛的传奇人生(二)

执掌风 天九机 3430 字 2025-03-11

忠言逆耳,无奈装疯

随着时间的推移,纣王的荒淫无道愈发变本加厉,他的种种暴行令人发指。朝堂之上,忠言被当作耳旁风,而谄媚之语却能得到纣王的欢心。整个商朝,仿佛被一层黑暗的阴霾所笼罩,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箕子望着这日渐衰败的国家,心中满是忧虑与焦急。他深知,若再任由纣王这般胡作非为下去,商朝必将走向灭亡。于是,他怀揣着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深责任感,一次次挺身而出,向纣王进谏。

每次进谏时,箕子都言辞恳切,情真意切。他从国家的兴衰存亡说起,历数历代先王的治国之道,再到如今纣王的所作所为,条分缕析,希望纣王能明白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然而,纣王却对他的劝谏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

有一次,箕子进谏后,纣王非但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勃然大怒,他狠狠地瞪着箕子,大声吼道:“你不要以为自己是我的叔父,就可以随意指责我!我是一国之君,我的所作所为岂是你能评判的?” 说罢,便拂袖而去,留下箕子独自站在朝堂上,心中满是无奈与悲哀。

尽管遭受了纣王的斥责和冷落,但箕子并没有放弃。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进谏,总有一天能唤醒纣王的良知。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向纣王进谏,可换来的却是纣王一次又一次的厌烦和愤怒。

与此同时,朝中的局势也愈发紧张。一些大臣为了迎合纣王,纷纷阿谀奉承,助纣为虐。而那些正首的大臣,要么选择沉默,明哲保身;要么像箕子一样,勇敢地站出来进谏,却遭到纣王的打压和迫害。

比干,这位与箕子同样忠诚正首的大臣,实在看不下去纣王的荒唐行径。他决定效仿古代圣贤,以死相谏,希望能以此唤醒纣王。比干来到纣王面前,义正言辞地指责纣王的种种罪行,言辞之激烈,态度之坚决,让纣王恼羞成怒。

“你以为你是谁?竟敢如此指责我!” 纣王气得满脸通红,眼睛里闪烁着凶狠的光芒,“你不是自称圣人吗?我倒要看看,圣人的心是不是真的有七窍!” 说罢,纣王便下令将比干处死,并残忍地剖开了他的胸膛,取出了他的心脏。

比干的惨死,让整个朝堂都陷入了一片死寂。大臣们人人自危,不敢再轻易进谏。而箕子,更是感到无比的震惊和悲痛。他看着比干的尸体,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他深知,比干的死,不仅仅是一个忠臣的牺牲,更是商朝走向灭亡的一个信号。

此时的箕子,陷入了极度的痛苦和挣扎之中。他深知,商朝的灭亡己经不可避免,但他又不忍心就这样看着自己的国家和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想要继续进谏,可又深知这只会招来纣王的杀身之祸;他想要离开商朝,可又觉得自己作为臣子,在国家危难之际临阵脱逃,实在是于心不忍。

经过深思熟虑,箕子决定采取一种极端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同时也为了保存商朝的一丝希望。他佯装疯癫,披头散发,整日胡言乱语,行为举止变得十分怪异。他常常在街头巷尾游荡,弹奏着悲伤的乐曲,以此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一天,箕子在街头弹奏着一首悲伤的曲子,周围的百姓纷纷围拢过来,听着那如泣如诉的旋律,许多人都不禁流下了眼泪。一个老者走上前,轻声问道:“先生,您为何如此悲伤?” 箕子看了看老者,眼中满是无奈,他说:“商朝的命运即将走向尽头,我又怎能不悲伤呢?” 老者听了,长叹一声,说:“先生,您既然知道商朝要灭亡,为何不离开这里,去寻找一片安宁的乐土呢?” 箕子摇了摇头,说:“我是商朝的臣子,我不能在国家危难之际离开。我要留在这里,哪怕只是为了保存商朝的一丝希望。”

纣王得知箕子疯了之后,起初并不相信,派人对他进行了多次试探。有一次,纣王派了一个亲信去看望箕子,那人来到箕子的住处,看到箕子正坐在地上,披头散发,嘴里念念有词。他走上前,故意问道:“太师,您还记得我吗?” 箕子看了他一眼,眼神空洞,仿佛不认识他一样,然后又继续自言自语起来。那人又问了几个问题,箕子都没有回答,只是自顾自地说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话。那人见箕子确实像是疯了,便回去向纣王报告。

经过多次试探,纣王最终认为箕子己经失去了威胁,便将他囚禁起来,贬为奴隶。在囚禁的日子里,箕子虽然身体失去了自由,但他的思想却从未停止过思考。他默默地忍受着屈辱和痛苦,等待着时机的到来。他知道,总有一天,商朝的真相会被人们所知晓,他的坚持和付出也不会白费。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