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这座承载着大渝国兴衰荣辱的繁华之都,在疫病的阴霾渐渐散去后,表面上重归往昔的热闹与安宁。大街小巷,行人如织,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市井画卷。然而,在那庄严巍峨的朝堂之下,一股汹涌的暗流正悄然涌动,如隐藏在黑暗中的巨兽,伺机而动。
吏部尚书王大人,这位在朝中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的老臣,心中的嫉妒与不甘如野草般疯狂生长。尽管林婉儿己然辞去除医馆事务外所有与朝廷相关的职务,一心扑在为百姓治病的善举上,但王大人却并未就此放过她。他眼见皇帝对林婉儿依旧信任有加,每次提及林婉儿在疫病期间的功绩,眼中总是流露出赞赏与感激之情,这让王大人心中的妒火愈发旺盛,几乎要将他理智的最后一丝防线吞噬。
王大人深知,若想彻底将林婉儿从皇帝身边排挤出去,单凭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于是,他开始暗中联络朝中几位对皇帝新政心怀不满的大臣。这些大臣,有的是因为新政实施后,自家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原本丰厚的田产赋税被削减,商业特权被限制;有的则是忌惮皇帝日益加强的中央集权,担心自己手中的权力被逐步削弱,往日呼风唤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在王大人的巧言煽动下,这些心怀鬼胎的大臣们渐渐形成了一股隐秘的反对势力。他们如同鬼魅般,频繁在私下聚会,密室中,烛火摇曳,他们的身影在墙壁上投下扭曲的黑影,低声商讨着如何利用各种机会,给皇帝和林婉儿制造麻烦,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终于,他们等到了一个自认为绝佳的时机——大渝国传统的祭祀大典。这本是一个庄重肃穆,举国上下共同祈求国泰民安的重要仪式,寄托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然而,在王大人等人眼中,这却成了他们阴谋算计的绝佳舞台。
祭祀仪式结束后,按照惯例,皇帝会在朝堂上听取大臣们的奏报。王大人目光闪烁,心中暗自窃喜,觉得时机己到。他联合几位同谋大臣,一同出列。王大人率先开口,脸上摆出一副看似忧虑实则暗藏阴谋的神情,声音洪亮却又带着一丝刻意的沉重:“陛下,此次祭祀大典虽顺利完成,实乃我大渝国之幸。但近日臣等听闻,民间流传着一些关于林婉儿的不当言论。虽说她在疫病期间确有功劳,可竟有人传言,她暗中使用一些违背祖宗章法的医术,恐怕是借助了邪术才得以研制出解药。陛下,此事关乎国运,若不彻查,恐生大乱,还望陛下明察啊!”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像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一些不明真相的大臣纷纷交头接耳,面露惊色。他们有的震惊于这样的传言,有的则在揣测王大人此举的真正意图。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心中明白,这又是王大人等人蓄意炮制的阴谋。他强压心中的怒火,神色严肃,目光如炬地注视着王大人,冷冷说道:“王大人,无凭无据,不可妄言。林婉儿为疫病之事日夜操劳,殚精竭虑,她的医术皆是为了救治百姓,何来邪术之说?你身为朝廷重臣,说话做事需谨言慎行!”
王大人却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从袖中掏出一份所谓的“证据”,呈给皇帝。这份“证据”,实则是他指使手下精心篡改过的医案记录,上面模糊不清地记载着一些似是而非的治疗方法,故意引导众人往邪术方向联想。他恭敬地说道:“陛下,此乃臣等多方收集而来的证据,足以证明林婉儿医术的可疑之处。为了我大渝国的国运,还请陛下详查。”
皇帝看着那份所谓的“证据”,心中愈发愤怒,恨不能立刻将王大人等人严惩。但他深知,朝堂之上,局势错综复杂,这些大臣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若贸然行动,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此时,朝堂上支持王大人和为林婉儿辩护的大臣分成两派,争吵声此起彼伏。支持王大人的大臣们,或是被他威逼利诱,或是本身就对林婉儿心怀不满,纷纷附和,要求皇帝彻查林婉儿;而为林婉儿辩护的大臣,则深知林婉儿的为人和她为国家所做的贡献,据理力争,指责王大人等人此举是别有用心。
皇帝见此情形,知道一时难以平息纷争,心中烦闷不己。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此事关乎重大,不可草率定论。诸位大臣暂且各自回去反省,待朕派人彻查清楚,再做定夺。”说罢,他宣布退朝,同时暗中派人去彻查这份“证据”的真伪。
林婉儿在医馆得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后,心中不免有些担忧。她太了解王大人等人的为人,知道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这一次恐怕是有备而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她坚信自己问心无愧,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百姓和国家,研制解药的过程光明磊落,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勾当。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再次进宫,与皇帝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在御书房,林婉儿见到了皇帝。皇帝的脸上满是疲惫与忧虑,眼神中透露出对朝堂纷争的无奈与厌烦。林婉儿行礼后,轻声说道:“陛下,臣妾知晓朝堂之事,此次他们来势汹汹,恐怕不会轻易罢休。但臣妾确实未曾使用过任何违背道德和章法的医术,一切皆是为了救治百姓,问心无愧。”
皇帝看着眼前深明大义的林婉儿,心中满是怜惜与信任。他握住林婉儿的手,安慰道:“婉儿,朕相信你。只是这些大臣在朝中势力不小,根深蒂固,若不妥善处理,恐怕会引起朝堂动荡,影响国家的稳定。” 林婉儿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说道:“陛下,或许我们可以将臣妾研制解药的过程公之于众,邀请朝中大臣和京城有名望的医者一同见证,让他们亲眼看到臣妾所使用的医术并无不妥之处。同时,彻查这份所谓‘证据’的来源,揭露王大人等人的阴谋。如此一来,真相大白于天下,他们便再无借口兴风作浪。”
皇帝听后,眼前一亮,点头表示赞同:“婉儿所言极是,此计甚好。朕这就安排下去。朕倒要看看,王大人等人究竟还能耍出什么花样。” 于是,皇帝立刻下令,一方面邀请朝中大臣和京城知名医者齐聚医馆,观看林婉儿讲解研制解药的过程;另一方面,派遣心腹大臣秘密调查“证据”的来历。
然而,王大人等人得知皇帝的安排后,并未就此收手。他们不甘心自己的阴谋就这样被轻易化解,决定铤而走险,在林婉儿讲解研制解药过程的当日,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在医馆外闹事,企图扰乱现场秩序,让林婉儿陷入更大的困境,即便不能彻底扳倒她,也要让她声名受损。
他们派人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西处散布谣言,歪曲林婉儿研制解药的过程,将其描述成一种诡异的邪术,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灾难。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被这些谣言蛊惑,心中对林婉儿产生了恐惧和愤怒。
到了约定的日子,医馆内聚集了众多大臣和医者。林婉儿站在众人面前,神色镇定自若,她身着素净的医袍,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从容。她深吸一口气,开始详细讲解她如何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与古代中医药方研制解药。
她从疫病最初出现时的症状分析讲起,描述着患者们痛苦的模样,以及疫病迅速蔓延的严峻形势。接着,她谈到对各种药材特性的深入研究,为了寻找合适的药材,她如何不辞辛劳地翻阅古籍,走访各地的药农和老中医。然后,她讲述了一次次尝试不同的药物组合,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却始终没有放弃。每一个环节,她都讲解得清晰明了,有理有据,仿佛带着众人一同经历了那段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研制历程。
大臣们和医者们静静地听着,有的微微点头,对林婉儿的医术和努力表示认可;有的则眉头紧锁,似乎仍在思考和判断。就在林婉儿讲解到关键部分,详细阐述如何巧妙地将现代医学中的消毒、隔离理念与古代中医药方相结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时,医馆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喧闹声。
一群百姓在一些人的煽动下,气势汹汹地冲进医馆。他们脸上带着愤怒和恐惧的神情,叫嚷着要林婉儿给个说法,质问她是否使用了邪术。场面瞬间陷入混乱。有的百姓挥舞着手中的棍棒,试图冲向林婉儿;有的则大声咒骂,言语不堪入耳。大臣们和医者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一时间不知所措。
林婉儿心中一紧,但她很快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她知道,此时慌乱只会让局面更加失控。她提高声音,试图让在场的众人安静下来:“各位乡亲,请听我说!我研制解药,一心只为救治大家,绝无使用任何邪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大家摆脱疫病的折磨,过上正常的生活。”然而,闹事的百姓在有心人的煽动下,情绪激动,根本听不进林婉儿的解释,依旧叫嚷着,场面愈发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