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东笑着摸了摸小女孩的头,“是啊,厉害吧?”孩子们纷纷露出羡慕的眼神,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这时,村长刚好路过,看到他们便迎了上来:“哟,收获咋样?”张建国晃了晃手中的兔子,“就打到这么一只瘦的,不过也算没白跑一趟。”
村长笑着接过话茬:“这兔子再瘦也是肉,打猎嘛,有收获就是好的。”张建国对黄家村本就熟络,顺势跟村长唠起嗑:“叔,我听说村里猎户最近又打到不少好东西?”村长一拍大腿,说道:“可不是嘛,那小子前几天在林子里运气爆棚,猎到了几只肥野兔,还有几只山鸡呢,那肉嫩得哟!”
刘振东一听,原本有些低落的情绪瞬间高涨起来,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张建国见状,笑着对村长说:“叔,那我们去拜访拜访他,看看能不能收点货。”村长点头应允:“行啊,他家就在村西头,门口有棵老槐树,好找得很。”
谢过村长后,张建国和刘振东朝着村西头走去。一路上,刘振东兴奋地说着:“张哥,要是能收些野兔和山鸡回去,厂里食堂肯定能做几道好菜,大伙肯定高兴!”张建国笑着回答:“是啊,就看猎户愿不愿意卖了。”
刘振东和张建国相视一笑,彼此心照不宣,这些兔子和山鸡最终都将被送进小食堂,成为领导们餐桌上的美食 。
没一会儿,他们就找到了猎户家。门口的老槐树格外显眼,张建国上前敲响了门。“谁啊?”屋里传来一个粗犷的声音。张建国连忙回应:“大哥,是我们,来看看你打的货。”
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的中年汉子出现在门口。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张建国和刘振东,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进来吧,我当是谁呢。”
两人走进屋内,只见地上放着几只处理好的野兔和山鸡,一旁还挂着几张野兔皮。刘振东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张建国笑着打招呼:“大哥,听说你最近收获不少啊。”猎户笑着摆摆手:“运气好罢了,打了些玩意儿,正愁没地儿销呢。”
张建国开门见山地说:“大哥,我们是轧钢厂的采购员,厂里食堂想收点野味儿,你这货咋卖啊?”猎户思索片刻后说:“野兔一块五一只,山鸡两块五,都是实在价。”
张建国和刘振东对视一眼,开始与猎户讨价还价。一番你来我往后,双方终于达成一致,野兔一块二一只,山鸡两块一只。张建国和刘振东一口气收了五只野兔和三只山鸡,用带来的大袋子仔细装好。
这时,张建国面露些许为难之色,对刘振东说道:“小刘啊,我今儿出门就带了10块钱,不够付这货钱,你得借我两块。”刘振东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从兜里掏出2元钱递给张建国,说道:“张哥,您拿去用。”
张建国将凑齐的12块钱递给猎户,那中年汉子接过钱,仔细数了数,确认无误后,转身找了张纸条,刷刷写下交易明细。随后,他陪着张建国和刘振东来到村长家中。在村长的见证下,猎户开具了一张物资来源证明,郑重地交给张建国。
张建国接过证明,朝刘振东晃了晃,神色认真地说道:“瞧见这张纸条没,跟昨天一样,咱们采购物资啊,这是必不可少的流程。只要是采购,就必须有这个东西,这样回去才好入账报销。”说完,张建国又亲昵地搂着刘振东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刘啊,这12块钱份额的物资我就自己拿了。我再带你两天,等科长给你划分了采购区域,你的采购任务就可以自己去完成了。你看这样安排行不?”
刘振东连忙摆手,一脸诚恳地说道:“张哥,您瞧您说的这话。您能带着我,还这么认真教我熟悉采购流程,己经是帮了我大忙了。我怎么可能跟您争这些东西呢?您就放心吧,这几只鸡和兔子都是您的,您拿去完成采购任务就行,千万别顾忌我。只不过我打那只兔子费了些功夫,我就自己拿回家吃了。”
张建国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用力拍了拍刘振东的肩膀,语气诚恳地说道:“成,小刘,那我就谢谢你了。你这孩子懂事又踏实,以后肯定能把采购工作干得漂亮。”
从村长家出来后,两人带着物资,迎着夕阳的余晖踏上回厂的路。一路上,张建国又给刘振东分享了一些采购时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刘振东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提出几个问题,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欢声笑语回荡在乡间小路上。
终于回到了轧钢厂,张建国脚步匆匆,迫不及待地领着刘振东首奔仓库。一进仓库门,就瞧见仓库管理员老陈正歪在椅子上打瞌睡,脑袋一点一点的。张建国嘴角含笑,抬手轻轻敲了敲桌子,“砰砰”两声,老陈猛地惊醒,身子一哆嗦,差点连椅子都翻倒。
“老陈,瞅瞅我今儿带啥好东西回来了!”张建国满脸得意,声音里透着藏不住的兴奋。
老陈揉了揉惺忪睡眼,定睛一瞧,瞬间来了精神,“嚯!你这是搞了些野味回来啊!”说着,老陈麻溜地站起身,挽起袖子,手脚麻利地将野兔和山鸡分别拎起称重。每称完一次,便扯着嗓子大声报数:“第一只兔子,三斤嘞!”“这只山鸡,三斤半!”旁边的助手也不含糊,握着笔在本子上飞速记录,沙沙作响。
一番忙碌后,称重完毕。老陈拍了拍手上的灰,宣布道:“5只肥兔子,一共16斤;3只肥鸡,总共10斤。好家伙,这次的收获可真不小!”
张建国笑着摆摆手,“还不是运气好,碰上好货源了。
登记完重量,张建国从兜里掏出那张物资来源证明,递给老陈,“老规矩,这证明可别弄丢了,回头还得入账呢。”老陈接过,仔细看了看,点点头,“放心吧,我办事你还不放心?”说着,便将证明和登记本一起放进了文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