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可能不太好说。”老人胆怯地说道。
“没事,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会有人怪你。”秦始皇嬴政看着老人,语气温和地说道。
“地,其实自古以来一首都有,但为什么许多种地的人却吃不饱穿不暖,
许多从不种地的人却天天大鱼大肉,宁愿让肉臭掉,也不愿意给这些没有饭吃的人吃?”老人慢慢地说道。
“其实许多时候不是因为种田人太懒,而是因为被各种权力人物与各样柯捐杂税所迫,如果人治不改善,恐怕好的政策会被有心人故意……
扶苏公子有句话说的好,叫‘歪嘴和尚念经跑调,正心正念才能C位出道!’”老人原本还想说什么,却没有再说了。
秦始皇嬴政看着老人,又他转头看向扶苏,发现长子好像比以前长高了,成熟了。
“歪嘴和尚念经跑调,正心正念才能C位出道,哈哈,虽然说的比较俏皮,但大体上理解了你想表达的意思。” 秦始皇嬴政笑着对老人说道。
接下来,秦始皇嬴政接着在塑料大棚内逛着,是的,就是像逛公园一样的逛着,心情特别的愉快,这个长子,带给自己的惊喜,很好。
“扶苏,”正行走间,秦始皇嬴政偏头笑着对扶苏说道,“今天就在这附近休息,你召集上郡的墨家、农家弟子,晚上一起吃饭,朕要详询此事。”
“好的,父皇。”扶苏回应道。
就在这时,大棚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秦始皇嬴政眉头一皱,大步走向出口。掀开门帘,只见远处他的卫队正拦住一群想要靠近的农民,而那些农民手中捧着的不正是...
“父皇,”扶苏在身后解释,“那是他们自家种的第一茬土豆、辣椒等农作物,想献给陛下品尝。”
秦始皇嬴政站在塑料大棚的门口,晨光洒在他威严的面容上。
他看着那些跪地高举农作物的百姓,看着他们脸上真挚的感激之情,心中某处坚硬的地方似乎悄然松动。
“传朕旨意,”秦始皇嬴政的声音在田野间回荡,
“今日看到生产基地的情况,朕心甚悦,特宴请上郡府核心团队、墨家和农家代表,阳周县主要领导、各行各业代表和生产基地的农户代表,共同品尝这新粮之味。”
暮色西合时,阳周城郊的生产基地外侧官道上,燃起了数十堆篝火。
在临时搭建高台上,主桌呈扇形展开,秦始皇嬴政端坐在鎏金螭纹玉案之后,玄色龙袍在篝火映照下泛着暗纹。
扶苏居左,一袭月白深衣温润如玉;
蒙恬列右,玄甲未卸更显英武。
三人形成鲜明对比——如同大秦的仁政与武力,皆汇聚于帝王掌心。
稍次席位,上郡郡守萧何与玄风阁主陈平比邻而坐,前者正执笔记录宴间要事,后者羽扇轻摇含笑不语。
武将王离、王敏按剑端坐,目光不时扫过末座的两位郡守。
墨家白菱与农家魏田共执一盏青铜油灯,正对着灯焰比划新型水车图纸。
阳周县令田玄捧着土豆饼欲献又止,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众人面前的桌面上,摆满了各色新式菜肴:
金黄酥脆的炸土豆条、红艳油亮的辣椒炒肉、美观可口的番茄炒鸡蛋、碧绿青翠的小白菜...
而最末席的九原郡守赵碣与云中郡守李敢,面前漆案空空如也——侍从们“恰好”忘了给他们布菜。
两人后背早己被冷汗浸透,每当秦始皇嬴政目光扫过,便如芒刺在背。
这些来自阳周农作物试验生产基地的食材经过御厨巧手,散发出香气。
“萧卿。”秦始皇嬴政突然开口,指尖轻敲盛着番茄羹的玉碗,“上郡今岁赋税几何?”
萧何从容离席:“回陛下,较去岁增三成七,另收新式粮种抵税十五万石。”
“哦?”秦始皇嬴政挑眉看向末席,“赵卿,九原收成如何?”
赵碣手中象牙箸当啷坠地:“臣...臣...”
“李卿替他说。”秦始皇嬴政舀起一勺番茄羹,鲜红汤汁如血滴落碗中。
李敢伏地颤抖:“云中郡饿死一千三百余人...”
青铜酒爵被重重砸在案上。
秦始皇嬴政起身时,腰间太阿剑鞘撞得玉磬清响:“朕北巡所见,上郡老妪尚能以土豆片赠孙,尔等治下竟有百姓饿毙道旁!”
他突然抓起一把土豆条掷向末席,金黄的条块如箭矢般砸在两位郡守冠冕上。
白菱适时呈上用薄纸写的方案:“陛下,此乃上郡农官总结的《抗旱十策》。”
“听见了吗?”嬴政冷笑,“明日启程前,朕要看到尔等血书请罪的竹简!”他忽然转身按住扶苏肩膀,“北疆特区若再有饿殍——”
“儿臣愿领军法。”扶苏平静接话,却见父皇眼底闪过一丝几不可见的欣慰。
蒙恬突然举爵:“臣请为两位郡守添酒。”他亲手斟满的烈酒,在火光中映出两位郡守面如死灰的倒影。
发生在主桌的情况,台下众人虽然看见了,却也无人说话。
稍待片刻,便听见,
“诸位爱卿,今日不论尊卑,共尝新粮!”秦始皇嬴政举起青铜酒爵,火光在他玄色龙袍上跳动。
待秦始皇嬴政当众举杯敬酒,九原郡守赵碣与云中郡守李敢才悄悄松了一口气,偷眼瞧着秦国大公子、上郡郡守扶苏被众人围着敬酒,额头渗出细汗。
“陛下明鉴!”一位满脸风霜的老妪突然跪倒在御前,“老妇家五个孙儿,往年冬日总要病饿一两个。自打大公子教种这土豆...”她颤抖着捧出个布包,里面是晒干的土豆片,“今年全家都吃得饱饱的!”
扶苏连忙走过去搀扶这位老妪,却被农人们团团围住。“大公子教我们轮作法,麦子收成翻了一番!”
“大棚里的菜冬日能卖高价,娃们都有新衣穿了!”
七嘴八舌的称赞声中,来自楚地的商贾屈完突然高声道:“若天下郡县皆如上郡,何愁大秦不兴?”
秦始皇嬴政目光倏地扫向九原、云中两位郡守。
二人顿时如坐针毡——他们辖内去年还饿殍遍野。
萧何适时呈上用簿纸书写的报告:“禀陛下,这是上郡粮食增产的明细。若推广至北地三郡...”
他故意顿了顿,“三年内可多养三十万边军,为完成陛下赋予的三年任务,增添三成把握。”
夜风送来烤土豆的焦香,秦始皇嬴政指尖轻叩案几。
他忽然发现,扶苏不知何时己蹲在人群中的篝火边,正给孩童们掰开热腾腾的土豆。
火光映着年轻人温润的侧脸,与记忆中那个在邯郸街头分食于乞儿的少年身影渐渐重叠。
“传朕口谕。”秦始皇嬴政突然起身,玄色龙袍在火光中猎猎作响,“上郡、九原、云中三郡即日起并为‘北疆特区',由公子扶苏统管。”
他的声音如金铁交鸣,惊起林间夜鸟,“凡特区事务,均按原上郡特区政策执行,不需报咸阳批准。”
九原郡守赵碣手中的酒爵当啷落地,云中郡守李敢正准备夹往嘴里的土豆片也掉到碗里,只有秦公子扶苏默默抬头,却见父皇深邃的目光越过篝火,正落在萧何身前那本未完全展开的簿纸本上——那上面赫然写着《上郡农业与工商业发展方案》六个篆字。
【本章悬念】:
“父皇!”扶苏在门外朗声道,“儿臣有良策献上。”
“进来吧,”秦始皇嬴政的声音略显疲惫的说道。
有太监从里面帮扶苏开门,引导扶苏来到秦始皇嬴政正在批阅文件的书房,只见秦始皇嬴政竟己端坐案前,面前摊开的正是昨夜萧何那本《上郡农业与工商业发展方案》。
更令人心惊的是,方案空白处密密麻麻批满了朱砂小篆——这位帝王彻夜未眠。
扶苏深吸一口气:“上郡的农业改革己见成效,新粮己能支撑十五万边军,而大秦各地仍然缺粮少衣,所以儿臣请减半咸阳调拨军粮。”
然后,他接着展开一卷“上郡纸”,上面用彩色颜料绘制着立体地图,“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三年内儿臣必定收回东胡与匈奴,所以这三年我们可以不修长城,而是在原计划修长城的沿线,改用烽燧+骑兵巡逻,可省三十万民夫...”
“胡闹!”秦始皇嬴政拍案而起,案头玉玺都被震得跳了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