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春寒度峭,室内高温炙烤,在上郡铸铁工坊里,戌时三刻,地龙火道烧得砖缝泛红,空气里飘浮着类似硫磺的味道。
白菱的睫毛被热浪掀得簌簌抖动,盯着铜勺里翻涌的金红色铁水,突然瞳孔收缩——
那些铁水竟在表面凝出蜂窝状气孔!她猛地转头看向扶苏,发现他也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铁水的情况。
在铁水奔涌的轰鸣声中,只见扶苏突然抄起长柄铁勺,伸入那耀眼的金色河流中,滚烫的金水在他手中划出弧线,精准地浇入一排陶范。
而站在边上的白菱,眼睛盯着那滚烫的金水,双眼仿佛在热浪中泛出了金光——那些精密纹路正随着铁水流动的节奏明暗闪烁。
“看好了。”扶苏突然将铁勺往她手里一塞。
白菱猝不及防握住勺柄,灼热感顺着手臂窜上脊背。
回忆起扶苏当初给她讲的知识,再结合如今的实际,她看见铁水的倒影里,自己的瞳孔正在变形,
仿佛看见了墨家百年未解的《考工记》密文,正慢慢在自己的头脑中重组。
“当啷!”
蒙恬的佩剑忽然坠地,响声惊得众人一颤。
白菱转过头一看,只见陶范碎片中躺着柄幽蓝的曲辕犁,犁刃薄得能透光,刃口却泛着淬火后的冰裂纹——
分明是现代热处理工艺特有的马氏体结构,虽然白菱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但这肯定就是扶苏所说的新方法而出现的效果!
另一边,老铁匠王粟扑到跟前,他枯瘦的手指在离犁把三寸处猛地缩回:
"烫!可这热气里……怎的比老朽的淬火池还稳当?"
“退远一点!”扶苏忽然揽住白菱的腰,然后两人一起疾退三步,扑面而来的热气才稍缓下来。
“你……”看着抱着自己腰部的扶苏,白菱原本要发火的,但听到扶苏的在耳边的声音,忽然就没有了反抗的力量。
她脸红红的,一把推开扶苏,我自己会走。
“我是要告诉你,这铁水熔出来只是第一步,还有更重要的,你要不要知道?”扶苏笑着说道。
“还有更重要的……”白菱说道。
“是的,你看看,这是什么?”扶苏一边说,一边从胸口挑出来一本小册子,竟是秦篆写成的《控温八法,锻打廿西式》。
“啊,你还有这个?”白菱再一次被扶苏拿出来的东西给惊住了。
仿佛回应白菱的话,铸铁工坊里突然响起猛烈的掌声与大家的欢呼声。
“公子真厉害!”
“高炉炼铁,我们成功了!”
“曲辕犁,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这陌刀,真锋利!”
看着大家欢欣鼓舞的画面,扶苏与白菱对视一眼,然后笑着与大家一起欢快地跳起舞来。
这时,扶苏的脑海中出现了系统的提示:
【白菱,忠诚度 95/100;墨家秘技解锁】
当一千把新铸的锄头与曲辕犁同时冷却,现场的众人再次发出惊叹,其清冷的色泽、锋利的刀口,
仿佛在述说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不凡。
这时,扶苏的脑海里忽然响起系统的声音:
【系统提示:新型冶炼术,助推农业生产】
【铁器耐久度+300% 生产效率+500%】
【民心反馈:+10万点】
扶苏待大家的欢呼声稍微降下来,便朝大家挥挥手,示意安静,然后说道:
“新的高炉炼铁法研究成功,有赖于诸位的共同努力,接下来,我们要把《控温八法,锻打廿西式》运用好,
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因为上郡的农业太落后,周围的敌对势力很强大,
我们要按照‘耕战一体,农器为先,兵戈为后’的原则,在保证打造必要兵器的基础上,集中精力重点打造一批农具,
先保证今年的春耕,所有的农民都能够用上新型农具,提升我们的农业生产数量与质量。”
扶苏看了一圈现场的人,然后接着说道:
“如果我们今年的粮食产量,能够达到往年的两倍,甚至三倍,相信我们今年就不会再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了。 ”
然后看向白菱,说道:“白菱,按照约定,高炉炼铁法成功之日,便是墨家加入上郡之时,你可有其他话要说?”
“小女子没有,墨家一定把新技术研究好、运用好,为上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白菱说道。
“那就好,”扶苏把目光转向王离,
“王离,新型兵器的打造,具体由你来负责,怎么弄,你先考虑,明天忙完农具的事,我与蒙恬、你,再加上章邯等,
再专门研究,等确定好以后,你要协助白菱,以最快速度将第一批兵器打造出来,因为匈奴估计快要打过来了。”
“好的,公子”,王离拱手行礼,然后回复道。
初春的塞北,仍然有北风卷着冰碴子抽打在脸上,虽然不痛但寒风刺骨。
第二天清晨,上郡城南的祭坛上,九百具曲辕犁组成巨大阵图。
当第一缕阳光照射时,所有犁头同时朝向咸阳方向,仿佛是臣子在向秦始皇朝拜。
当扶苏赤脚踩进冻土时,可以听见脚底下传来的"咔嚓"声——不是冰层破裂,而是枯萎的草根或树枝在发出他们的声音。
看着扶苏作为秦国公子,亲自在初春的农田里赤脚劳作,这块农田的户主张老汉感动地说:
“公子,现在初春,天气寒冷,您是千金之体,不能干这个活呀!”
扶苏没有理会张老汉,而是把腰上的青铜剑往地上一插。剑刃没入三寸便再难前进,震得虎口发麻。
围观人群里响起窸窣的嗤笑,有个穿灰鼠皮袄的税吏正往竹简上记着什么,嘴角快咧到耳根。
“去取新式的锄头与曲辕犁来。”扶苏对着身边的亲兵说道。
当亲兵捧来的木匣打开时,锄头与曲辕犁的寒光刺得人睁不开眼。
亲兵把曲辕犁的部件统一放到雪地里,然后逐一拼拼接,只见曲辕犁好像化作一架蛇形铁犁,犁头九曲十八弯,暗纹如血管般微微发亮。
“公子!这曲辕犁怎么与我们平常使用的不一样呀?”张老汉站在扶苏边上,看到亲兵组装完成后的曲辕犁后,不解地看向扶苏。
“是的,这是上郡最新研发的曲辕犁,能够让耕田的速度提升许多。”扶苏转过头来,对着张老汉说道。
张老汉便接着道,"可这地硬得能崩断犁头,您是万金之躯……"
“你让开吧,农业是万业之本,我要亲自来试试。”扶苏扯下狐裘,扎起裤脚,扬起了手中的催牛鞭,准备催牛开始耕地。
阳光下,螺旋状的曲辕犁泛着冷光,刺得围观百姓眯起了眼。
“呵,农具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如果要改良需要国家审核,岂是你们这样随意修改的?”
人群中,一个灰袍书生对着张老汉与扶苏冷笑,“李丞相在秦朝统一六国后,就有定论,车同轨,书同文,你们这样明显不同的农具,该怎么算呢?”
【本章悬念】:都说家里有粮心不慌,当这些耕地都被种上了秧苗,待到夏季收割,如果秋季再种一季,况且这些都是可以增收一倍的种子,就可以说是一年收了西年的粮食,这个年底,农民的日子应该就好过了。这些绿油油的秧苗,将来可都是造反的...啊不是,都是救命的粮草啊!
三百里外,咸阳的丞相府里,传来瓷器的碎裂声。
李斯盯着密探送来的犁具图纸,苍老的手指深深掐进掌心。
案几上的茶盏碎成八瓣,褐色的茶水蜿蜒成河,倒映着他扭曲的脸:“竖子!竟敢坏我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