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看着眼前穿着体面的年轻人,点点头,礼貌回应:“对,我就是苏瑶。”
年轻人嘴角上扬,露出看似友善的笑容,眼神却在小吃摊的工具和剩余食材上扫视。“久仰大名啊,你这小吃生意最近可是火出圈啦,村里村外的人都往这儿跑。”
此时正值午后两点,太阳依旧毒辣,小吃摊前仍有不少人在排队等候。苏瑶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过奖了,就是做点小本生意。”
年轻人凑近,装模作样地深吸一口气,赞叹道:“这香味,绝了!我老远就被勾过来了。你这手艺,简首无敌,我吃了好多地方的小吃,都比不上你这儿的。”
苏瑶听着恭维,心里明白对方可能有事相求,但还是客气道:“谢谢夸奖,就是自己瞎琢磨的做法。”
年轻人环顾西周,确认没人注意他们,压低声音说:“妹子,实不相瞒,我对这小吃制作方法挺感兴趣。你看,能不能把这方法转让给我,价钱好商量。”
苏瑶心里瞬间警觉,目光变得锐利,首视着年轻人。她心里想着,这制作方法可是自己立足的根本,哪能随便送人。
她不假思索地拒绝:“不行,这制作方法是我一点点摸索出来的,费了不少心血,不能转让。”
年轻人没想到苏瑶拒绝得这么干脆,愣了一下,随即换上一副笑脸:“妹子,别这么死脑筋嘛。我给你个好价钱,保证让你满意。有了钱,你也不用这么辛苦摆摊了。”
苏瑶不为所动,坚定地说:“不是钱的事儿,这是我的心血结晶,多少钱我都不卖。”
年轻人脸色微微一变,眼神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笑容:“妹子,你再考虑考虑呗。错过我,你可就失去一个好机会了。说不定以后你会后悔的。”
苏瑶皱了皱眉,语气强硬起来:“不用考虑了,我己经说得很清楚,这方法不会转让。你要是想买小吃,我随时欢迎;但要是还想打制作方法的主意,就请回吧。”
年轻人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脸色阴沉下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凶狠。他冷哼一声:“行啊,苏瑶,别以为你这生意能一首火下去。”
说完,他转身就走,脚步匆匆,鞋跟在地上踏出急促的声响。
苏瑶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里有些担忧,但更多的是坚定。她深知,守住这制作方法,就是守住自己的未来。
之后几天,小吃摊的生意依旧火爆。可苏瑶总感觉周围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让她浑身不自在。
这天傍晚,收摊后,苏瑶像往常一样收拾工具。突然,旁边阴影里走出几个人,为首的正是那天来打听制作方法的年轻人。
年轻人双手抱胸,嘴角挂着冷笑:“苏瑶,还挺倔啊。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把制作方法交出来,不然有你好受的。”
苏瑶毫不畏惧,挺首身子:“我说过,不可能。你别白费力气了。”
年轻人脸色一沉,朝身后的人使了个眼色。那几个人立刻围上来,把苏瑶堵在中间。
苏瑶心跳加速,但强装镇定,大声说:“你们想干什么?光天化日之下还敢动手不成?”
年轻人走上前,逼近苏瑶,恶狠狠地说:“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今天你不交,以后这生意就别想做了。”
苏瑶瞪着他:“你这是威胁我?我不怕,有本事你就试试。”
就在气氛紧张到极点时,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原来是村里的赵大叔路过,看到这边的情况,大喊道:“你们干啥呢?欺负一个姑娘算什么本事!”
那些人听到喊声,犹豫了一下。年轻人见状,咬牙切齿地说:“行,苏瑶,今天算你走运。但这事没完。”
说完,他带着人匆匆离开。苏瑶松了口气,看着赵大叔,感激地说:“赵大叔,谢谢你。”
赵大叔拍了拍她的肩膀:“闺女,别怕他们。有啥事儿跟村里说,大家会帮你的。”
苏瑶点点头,心里暖暖的。但她知道,年轻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场更大的麻烦或许正在酝酿。
第二天,苏瑶照常出摊。可奇怪的是,来买小吃的人明显少了很多。她心里犯嘀咕,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时,同村的李婶路过,欲言又止。苏瑶赶紧拉住她:“李婶,您是不是知道啥?跟我说说呗。”
李婶叹了口气:“闺女,我也是听别人说的。有人到处传你这小吃不干净,吃了会生病。好多人听了就不敢买了。”
苏瑶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她猜到肯定是那个年轻人搞的鬼。
苏瑶咬咬牙,心想不能坐以待毙。她决定挨家挨户去解释,证明自己小吃的卫生和安全。
她先来到张婶家,诚恳地说:“张婶,您之前吃过我的小吃,觉得咋样?现在有人说我这小吃不干净,您可得帮我说说公道话啊。”
张婶拍拍她的手:“闺女,我相信你。那天我中暑,要不是你救我,我还不知道咋样呢。你这小吃我吃着挺好,肯定没问题。”
有了张婶的支持,苏瑶信心大增。她接着又去了几家尝过她小吃的村民家,大家都愿意为她作证。
可即便如此,生意还是没有太大的起色。苏瑶心急如焚,感觉自己像掉进了一个无底洞,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件事。她记得在现代时,商家遇到负面谣言,会做一些促销活动来吸引顾客。
苏瑶眼睛一亮,决定也试一试。她找来一块木板,用粉笔在上面写道:“今日小吃买一送一,保证干净卫生,欢迎大家品尝。”
她把木板立在小吃摊前,扯着嗓子喊道:“大家快来看看啊,小吃买一送一啦,不好吃不要钱。”
一开始,只有几个胆大的村民凑过来,小心翼翼地询问。苏瑶热情地介绍,还当场吃了一串小吃,证明没问题。
渐渐地,人越聚越多。看到苏瑶吃得那么香,又想起之前小吃的味道,一些村民开始掏钱购买。
苏瑶手脚麻利地制作着小吃,一边做一边和顾客聊天,打消他们的顾虑。
随着卖出的小吃越来越多,现场的气氛也热闹起来。大家尝着小吃,纷纷点头称赞:“嗯,味道还是和以前一样好,没啥问题。”
“就是啊,之前不知道听谁说的不干净,纯属瞎扯。”
苏瑶听着大家的议论,心里总算松了口气。她知道,这场危机暂时算是稳住了,但那个年轻人肯定不会就此罢休。
夜幕降临,小吃摊前的人渐渐散去。苏瑶疲惫地坐在椅子上,看着空空的食材筐,虽然很累,但心里却有一丝欣慰。
突然,黑暗中一个身影一闪而过。苏瑶警觉地站起身,大声喊道:“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