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心跳骤停。冷汗 浸湿 后背衣衫。
“具体是什么症状?严重吗?”她忙问,声音都有些颤抖。
林宇答道:“有人呕吐、腹泻,目前还不清楚原因。”苏瑶脑袋“嗡”地炸开,这可是天大的事,弄不好生意得黄。
“立刻召回产品,联系医院检查,我马上到公司。”苏瑶迅速下令,挂断电话,匆匆出门。
赶到公司,会议室气氛压抑得像暴风雨来临前。苏瑶心急火燎,眼睛布满血丝,顾不上喘口气,急切询问情况。质检部经理摇头,满脸焦虑:“初步检测没发现问题,可能是原料或者加工环节出岔子。”
苏瑶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命令道:“全面排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过。”生产部经理苦着脸汇报:“最近原材料供应不稳定,质量好像也有点下降。”苏瑶心中“咯噔”一下,隐隐觉得大事不妙。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下午,供应商打来电话,语气抱歉又无奈:“苏老板,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之后供货得提价。”苏瑶差点拿不住电话,“怎么涨这么多?啥原因啊?”供应商解释:“市场行情变了,政策也有调整,成本增加太多,实在没办法。”
挂了电话,苏瑶瘫坐在椅子上,感觉天旋地转。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新产品出事,原材料又涨价,这不是要把她往绝路上逼嘛。
晚上,苏瑶失眠了。月光惨白,洒在窗前,像一层冰霜。她瞪着天花板,脑子乱糟糟,像一团理不清的毛线。想着新产品的危机、原材料的涨价,还有那堆积如山的订单,她满心绝望,觉得自己像在茫茫大海里溺水,抓不到一根救命稻草。
第二天,苏瑶强打精神,紧急召集团队开会。会议室里,气氛像冰窖一样冷。大家眉头紧锁,脸上写满焦虑。
苏瑶深吸一口气,尽量让声音平稳:“目前形势很严峻,新产品问题和原材料涨价,都是大麻烦。大家说说想法。”
销售部经理率先发言:“咱们得赶紧处理产品问题,给消费者交代,不然口碑就砸了。”市场部经理点头:“对,还要加强宣传,重塑品牌形象。”
生产部经理皱着眉:“原材料涨价,成本增加,要么提高产品价格,要么找新供应商。”财务总监苦笑:“提价可能会丢客户,找新供应商又怕质量没保障。”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激烈,可就是拿不出完美方案。苏瑶听得头疼欲裂,心里像压着一块大石头。
散会后,苏瑶独自留在会议室,望着窗外发呆。城市灯火辉煌,可她心里却一片黑暗。她明白,这次危机像一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稍有不慎,辛苦建立的商业帝国就会崩塌。
接下来几天,苏瑶像个陀螺,忙得脚不沾地。她西处奔波,联系新的供应商。一家家工厂跑,一家家公司谈,累得腰酸背痛。可大部分供应商要么价格太高,要么质量不行,根本达不到要求。
她还厚着脸皮跟政府部门沟通,希望能争取点缓冲政策。低三下西地求人,赔着笑脸解释难处,腿都快跑断了,嘴都快说干了,可还是没啥进展。
这边还没搞定,新产品问题又闹得沸沸扬扬。媒体报道铺天盖地,消费者投诉源源不断。苏瑶每天都要接无数电话,耐心解释、道歉,嗓子都哑了。
食品加工厂里,工人们都没了往日的干劲,一个个垂头丧气。订单量急剧下降,仓库里堆满了滞销产品。苏瑶看着这一切,心如刀割。
小吃生意也一落千丈。顾客越来越少,店铺冷冷清清。以前排着队买小吃的热闹场景,再也看不到了。苏瑶心疼那些投入的成本,更担心员工的生计。
夜晚,苏瑶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路灯昏黄,拉长她孤独的影子。推开门,李明迎上来,满眼心疼:“别太累了,慢慢来。”苏瑶强颜欢笑:“没事儿,我撑得住。”
躺在床上,苏瑶泪水忍不住流下来。她想起创业的点点滴滴,从摆地摊卖小吃到拥有自己的工厂和店铺,每一步都充满艰辛。本以为日子越来越好,没想到一场危机,把一切都打乱了。
可苏瑶骨子里就是个不服输的人。她擦掉眼泪,暗暗发誓:“我不会被打倒,一定要挺过去。”
又过了几天,原材料价格还在疯涨,像脱缰的野马。政策执行越来越严,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苏瑶感觉自己像困在笼子里的野兽,有力气却使不出来。
这天,苏瑶正在办公室发愁,秘书匆匆进来:“苏总,有几个老客户取消订单了。”苏瑶脑袋“轰”的一声,差点晕过去。
“为什么?”她声音颤抖。
秘书小心翼翼:“他们觉得价格高,担心产品质量。”苏瑶瘫坐在椅子上,心像被刀割。失去老客户,无疑是雪上加霜。
“去把销售部经理叫来。”苏瑶咬牙说。
不一会儿,销售部经理匆匆赶来,满脸愧疚:“苏总,我尽力挽留了,可他们态度坚决。”苏瑶深吸一口气:“咱们不能坐以待毙,想办法挽回客户。降低点利润,给他们优惠。”销售部经理点头:“好,我马上办。”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即使给出优惠,客户还是犹豫不决。市场上竞争对手趁机挖墙脚,使出各种手段抢生意。苏瑶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为了节约成本,苏瑶不得不缩减开支。减少广告投放,降低员工福利,甚至暂停了一些新项目的研发。员工们开始抱怨,士气低落。苏瑶心里难受极了,可她知道,不这样做,公司撑不下去。
一波接一波的打击,让苏瑶心力交瘁。她感觉自己像在黑暗隧道里摸索,看不到尽头的光。但她没有放弃,仍然西处奔波,寻找解决办法。
这一天,苏瑶又去拜访一位新的供应商。这家供应商在行业里小有名气,据说价格相对合理,质量也不错。苏瑶满怀期待,希望能谈成合作。
到了供应商公司,接待她的是一位中年男子,态度不冷不热。苏瑶热情介绍自己的需求,拿出诚意谈合作。可对方却提出很多苛刻条件,不仅要求预付款,还限制供货量。
苏瑶皱起眉头:“这些条件太苛刻了,能不能再商量商量?”中年男子冷笑:“现在原材料紧张,能给你供货就不错了,爱要不要。”
苏瑶心里窝火,可又不敢得罪对方。她强忍着怒气,继续谈判:“我们是长期合作,互利共赢,希望您能考虑一下。”中年男子不耐烦:“行了行了,回去等消息吧。”
苏瑶无奈离开,心情糟透了。看来这个供应商也不靠谱,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回到公司,苏瑶刚坐下,手机响了。是政府部门打来的,通知她参加一个行业会议,讨论应对危机的办法。苏瑶眼睛一亮,觉得这或许是个机会。
会议当天,苏瑶早早赶到。会议室里坐满了行业代表,大家表情严肃,气氛凝重。政府官员先介绍了政策调整的原因和目的,强调行业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然后,大家开始讨论应对措施。有人提议联合采购原材料,降低成本;有人建议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苏瑶认真倾听,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
可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案。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很难达成共识。会议结束时,苏瑶感到很失望,觉得问题还是没解决。
走出会议室,苏瑶看到同行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她知道,这次行业危机,谁都不好过。
突然,手机又响了。是加工厂打来的电话,说有一批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无法使用。苏瑶脑袋“嗡”地一声,差点崩溃。她冲着电话大喊:“怎么回事?不是检查过了吗?”那边解释:“这批货是紧急调运的,没来得及仔细检查。”
苏瑶扔下电话,不顾一切地往加工厂赶。路上,她心急如焚,祈祷问题不要太严重。当她赶到加工厂,看到那堆不合格的原材料时,差点昏过去。
这些原材料占了很大一笔成本,如果不能用,损失惨重。苏瑶强忍着泪水,组织工人清理。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她心里充满了愧疚和无奈。
这时,一辆车疾驰而来,停在加工厂门口。车门打开,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下来——李明。他看到苏瑶憔悴的样子,心疼不己,快步走到她身边:“别着急,我来帮你。”苏瑶看着他,泪水夺眶而出。
两人正商量着怎么办,突然,一名工人惊慌失措地跑来:“苏总,不好了,仓库起火了!”苏瑶愣住,瞪大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