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十章:智慧证清白

执掌风 武帝城的左园园 3890 字 2025-05-11

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大队部的地面上。苏瑶站在屋子中央,神色镇定,面对大队干部接下来的询问,她清了清嗓子,开始有条不紊地讲述起来。

“干部同志,我先说下这小吃的制作。”苏瑶微微抬头,目光诚恳,“就拿野菜饼来说吧,野菜都是我亲自去山上采的。咱村周边山上的野菜可多了,像荠菜、马齿苋,都是纯天然的,绿色又健康。”她边说边比划着采摘的动作,“我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背个篓子满山找,一上午能采满满一大篓。”

大队干部认真听着,不时点点头,在本子上记录着。苏瑶接着说:“采回来的野菜,我会先放在大盆里,用清水泡上半个多小时,把里面的泥沙和虫子都泡出来。然后再反复冲洗好几遍,首到水变清为止。之后把野菜切碎,和上从镇上供销社买来的面粉,再加一点点盐和调料,搅拌均匀就能烙饼了。”

她指了指自己的衣服,“您看我这衣服,经常沾上面粉和菜汁,每天都要洗。这要是不卫生,哪能天天这么弄啊。”

对于售卖模式和价格设定,苏瑶也说得头头是道:“我摆摊卖小吃,就是在村口那块空地上,摆个小桌子,放几个凳子。一份野菜饼卖两毛钱,玉米糊一毛钱一碗。这个价格,大家都能接受。我靠自己的手艺,一份一份地卖,赚的都是辛苦钱。”

说到这儿,苏瑶提高了音量,“我从来没想过投机倒把,就想着把这小吃做好,让大家吃得开心,自己也能挣点生活费。”

为了证实自己所说属实,苏瑶开始列举购买过小吃的村民。“张大爷,他家就在村东头,隔三岔五就来买我的野菜饼,说是吃着香,比家里做的好吃。还有王大嫂,每次带孩子路过,都会给孩子买一碗玉米糊。”苏瑶掰着手指头数着,“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如果我的小吃不好,他们能一首来买吗?”

供销社主任儿子一听急了,脸涨得通红,跳出来嚷道:“你少在这儿瞎说了,那些村民肯定是被你收买了。谁知道你给了他们什么好处!”旁边几个跟着诬陷的村民也随声附和:“就是,她肯定使了手段。”

苏瑶冷笑一声,眼神犀利地看向主任儿子:“我倒想问你,我拿什么收买他们?我每天累死累活做小吃,挣的钱也就够糊口的。倒是你,为什么非要跟我过不去?不就是看我生意好,眼红了嘛!”

主任儿子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又狡辩道:“你进货量那么大,肯定有问题。说不定你把多余的货都偷偷倒卖了。”

苏瑶双手抱胸,淡定地回应:“我进货量大,那是因为生意好啊。大家都爱吃我的小吃,我不多准备点食材,怎么满足需求?而且我每次进货都有记录,您可以去供销社查,看看我是不是按照正常的量进的货。”

另一个诬陷的村民也赶紧帮腔:“你说你做的小吃卫生,谁能证明啊?说不定你就是表面干净,背地里脏得很。”

苏瑶气得眉毛都竖起来了:“我都跟您说了制作过程,您要是不信,可以去我家里看看,我的厨房干干净净,炊具也都天天消毒。而且这么多人吃了我的小吃都没事,要是不卫生,能这样吗?”

大队干部听完双方的话,沉思了片刻,然后站起身来说:“这样吧,我们现在就去供销社核实进货情况,再去问问那些村民。真相到底如何,很快就能水落石出。”

说完,大队干部带着一行人先去了供销社。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拿出进货记录,和苏瑶提供的票据一一核对,完全吻合。记录显示,苏瑶每次进货的量都在正常范围内,并没有所谓的大量囤货倒卖。

接着,他们又挨家挨户地询问那些买过小吃的村民。张大爷一拍大腿,大声说:“苏瑶这姑娘的小吃做得是真不错,我老头子吃了这么多次,身体好着呢。人家就是靠本事挣钱,可不能冤枉好人。”王大嫂也在一旁点头:“就是,我孩子可喜欢吃她的玉米糊了,天天念叨着要吃。”

经过一番调查,事实己经非常清楚。大队干部回到大队部,严肃地宣布:“经过核实,苏瑶的小吃生意是合法合规的,不存在投机倒把的行为。反而是有些人,无端诬陷他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主任儿子一听,脸色煞白,还想再辩解几句,大队干部瞪了他一眼,“你别再狡辩了,证据都摆在这儿了。你嫉妒别人生意好,就联合他人诬陷,性质很恶劣。”

最终,大队干部做出了处理决定:“供销社主任儿子和参与诬陷的村民,要在全村大会上公开道歉,检讨自己的错误行为。”

苏瑶听到这个结果,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她扬起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骄傲。周围原本对她还有些偏见的村民,此刻也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

从大队部出来,阳光格外灿烂。苏瑶走在村子的小道上,感觉空气都变得清新了许多。之前那些在背后说她坏话的村民,看到她也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突然,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苏瑶姐姐,你真棒!”苏瑶低头一看,是村里的一个小女孩,正仰着天真的笑脸看着她。苏瑶摸了摸小女孩的头,笑着说:“谢谢小朋友。”

就在这时,远处又传来一阵嘈杂声,好像有人在争吵。苏瑶眉头一皱,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加快脚步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