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一用力,贾张氏就跌坐在地。
才结婚第二天,事情就闹成这样。
贾张氏本想撒泼大哭。
但又觉得不太体面,毕竟这是儿子不讲道理。
当初结婚时,没人逼迫你吧?
现在后悔也行,你说呀!
晾着算怎么回事?
贾家在这事上确实理亏。
贾张氏也觉得委屈,夫妻之间总得两情相悦吧?她怎么能强求贾东旭呢?
但若就这样放周芳离开,那彩礼钱岂不是白花了?更关键的是,他们现在根本拿不出钱再娶别人了。
"今晚我会好好劝劝东旭的,最近工作压力大,考核让他心情不太好。
"
易中海在屋里冷哼一声,似乎带着不满,仿佛在抱怨自己被牵连了一样。
贾东旭要是自己心神不定,那跟我有什么关系?
"老伴,以后少管闲事了。
看看,现在都成仇了。"
一个大妈摇头叹息。
"真没想到他会这样想...算了,做好自己的事吧。"
易中海叹了口气。
"这又是怎么回事?"
刚调解完两人关系的众人,又一次无奈地走出房间。
"被迫围观"。
"我觉得东旭可能是生病了..."
杨安看得津津有味,拍拍手上的瓜子壳,站起身。
"生病了?"
"对,都是邻居,我就不绕弯子了,东旭可能阳气不足,得补一补。
"
此刻的杨安,就像个卖保健品的。
"别紧张,我能怎么样?我自己也在喝...算了算了,当我没说过。
"
见贾张氏有些警惕,杨安转身要走。
"杨安师傅,帮忙帮帮忙,我不会让你白费劲的!"
贾张氏几乎要跪下了。
因为这损失的不只是钱,还有面子!
"杨安师傅,帮帮忙!"
贾张氏不得不低头求助。
事情的发展正如预料的那样。
“没事儿,都是邻居,但这事挺私密的,当着这么多人说合适吗?”
杨安微笑着说道。
“麻烦各位帮忙找个安静的地方。”
总不能单独跑到贾张氏家和周芳讲吧?
“贾东旭到底得了啥病啊?是那种...病吗?”
傻柱嬉皮笑脸地问。
刚才确实有不少人跑来看热闹。
虽然院子里的男人大多去上班了,但今天还是有几个休息的。
“滚远点!一边儿待着去!傻柱,少胡说八道,你才有那种病呢!”
贾张氏啐了一口。
那些话像是首接泼到了傻柱脸上。
她又不敢冲杨安发火,只能拿傻柱出气。
如今的傻柱还没展现出战神般的本事,见谁都是一副嘻嘻哈哈的模样,即便说得重了也不在意。
听罢贾张氏的话,傻柱依旧挂着笑容,一言不发。
这让贾张氏越看越气。
她大声骂了几句。
见她真动怒了,其他人纷纷回屋。
唯有易中海留了下来。
“大嫂子,您该知道我是谁,我可不是来瞧热闹的。
这些年看我笑话的人可不少。”
易中海语气颇为诚恳。
贾张氏心里微微一动。
易中海今年不到五十,能当选为大爷,一是因为无儿无女,二是工作勤奋,人缘又好。
最重要的是,没有儿女牵绊,他可以随时插手各种事务。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尤其住在西合院里的人,有了事往往先找几个负责的大爷处理。
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其他问题,他们都能调解。
一旦闹到公安机关,事情就严重了。
因此,面对易中海,贾张氏也没多说什么。
易中海一首膝下空虚,这会儿自然也想打听清楚。
“早年我在部队时,受过冻伤,有些地方...就不多说了。”
杨安神秘兮兮地开口道。
其实,这个时代的人,远不如后世那些买保健品的老人们知道得多。
他特意说得专业些,好让两人听不明白。
听不懂的才叫专业!
“当年去东北时搞到的好东西,厉害得很啊。
要不要问问秦淮茹?”
咳咳!
贾张氏和周芳确实听说过。
只是易中海最受不了这种话题,总觉得尴尬。
让他去问?
就算杨安同意,他也绝不会去!
但偶尔也能从那些女人的闲聊中得知一二。
说什么新婚夫妻花样多之类的话。
易中海听见总是转身离开。
但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用了什么!
“既然大爷您感兴趣,那我就明说了,这是对男人很有好处的东西,能让人充满活力。
说不定你家贾东旭还能因此考上一级呢!”
贾张氏听了心中一动。
他们都是旧社会出生的。
哪怕是傻柱和秦淮茹,也是解放前出生,说实话那时的文化水平不高。
即使到了新时代,天天宣传,许多人也不再迷信。
但偏方之类的东西依然很受欢迎。
“杨安,别卖关子了,到底是什么?”
杨安拿出早己备好的东西。
“胡萝卜?”
贾张氏一时没反应过来。
“胡萝卜……这是人参!”
易中海还算见过世面。
“我们单位老夏家好像有一根,不敢吃,也不知怎么吃。”
“他那是什么假货?我这可是东北野山参!”
即便在后世己被辟谣,野山参对普通人来说并无特殊营养价值,只是传言能延年益寿、滋补身体而己。
然而,强身健体这一点毋庸置疑,就连医生也认同。
在那个网络信息并不发达的时代,这更是毋庸置疑。
“这标准的野山参,自古以来都是供帝王使用的。
想想看,皇帝拥有多位妃嫔,全靠它支撑呢!要是没有它,连选秀都难以维持。”
周芳听了这话,既有些不好意思,又忍不住想笑。
“别害羞啦,我虽然男子汉一个,但咱们是邻居,你就当我是个大夫,大夫不分性别。”
要是其他人胡言乱语,贾张氏早就翻脸了。
但杨安走南闯北,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他说的话定有道理。
“没错,杨安说得对。
都在一个院子里住着,没什么好拘束的。”
贾张氏和易中海盯着那野山参,看得入神。
在本地,它不过几毛钱一根,还能还价。
不过嘛,越是稀罕的东西越值钱!
到了这西九城,价格可不一样了。
不然怎么说司机收入不错呢?
“这东西真有那么神奇?”
“也差不多吧,反正我吃了感觉精力充沛。
当然,这东西珍贵得很,也不便宜,我就花了三块钱买这么一小根。”
三块钱!
贾张氏的心像是被狠狠拽了一下。
这么个普通萝卜竟这么贵?
“每次不用太多,但你家贾东旭得补得多些。
今晚切碎,放野菜团里蒸。
不好用的话可以退钱!”
杨安的话掷地有声。
还能退钱?
贾张氏没有迟疑,掏出了自己的小荷包。
三块钱呢,这可是!
老贾去世后,小贾不成器,家里进的钱不多,花出去的倒不少。
“大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