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39章 变化巨大

执掌风 鸟羊 4850 字 2025-05-22

一家子刚下车,十来分钟就到胡同口了。

本来不近,司机特意绕道送了下,车上人都没异议。

大喜日子,谁会不懂事?尤其在这个讲究人情的地方。

“哟,这是秦淮茹他爹吧?快进快进!”三大爷正忙着贴喜字呢。

院里好久没人办喜事了,加上杨安人气旺,婚礼格外热闹。

三大爷在门口带人忙前忙后,因他性子好爱笑,被一大爷派来迎客,主要是为秦父秦母。

“远道而来辛苦了辛苦了!”三大爷斯斯文文的,秦父秦母顿时觉得亲切。

“帮忙拎点东西吧。”阎埠贵催促阎解成。

贾张氏年岁最长,其次是许福贵和何大清,再接着是三大爷。

阎解成虽是阎家老大,却还是个孩子。

“好嘞,您几位快请进。”阎解成笑眯眯迎上前。

他看起来还没影视里的傻小子显大,这般热情全因待会儿喜宴。

一阵香气飘来,秦家人肚子都开始咕噜噜响了。

说实话,早上没顾得上吃饭。

并非贪图小便宜,而是生活确实艰难。

即便如此,手头依旧拮据,连买票的钱都没有。

为了维持生计,只能尽量减少开销,能省一顿饭就省,这样或许能让日子稍微撑久一些。

不然的话,家里的孩子恐怕就要挨饿了。

院子中央布置得很喜庆,所有桌子摆放在宽敞的中院,这里不仅空间足够,取水也很方便。

何大清带着傻柱己经开始忙活起来,两人热火朝天地准备食材、做饭。

而老大爷正忙着安排全院子的事宜,包括桌椅摆放和人员分工等。

二大爷领着几个儿子搬运物品,满头大汗。

许大茂则东张西望,时而帮忙,时而偷懒。

整座院子里的人仿佛都在为杨安服务,这并非因为他人缘好——即便再好的关系,总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

而是由于杨安当前的身份与地位使然。

就连内心抗拒的贾东旭,也装模作样地参与了一些工作。

杨安依旧穿着军装,男人的衣服不需要太多,最帅气的永远是那几件。

除了军装,还有工服……

然而,作为新郎官,他却显得格外轻松,悠闲地坐在凳子上嗑瓜子。

“今天是你担任最大职务的日子,别太辛苦自己!”听了一大爷的话后,杨安心安理得地享受起这份闲适。

秦淮茹在后院的小屋内。

这样的场合本不适合讲究繁文缛节,秦淮茹也没必要一首待在里面。

但既然秦父秦母到场,还是得遵守些许礼仪。

“真热闹!我们农村的婚礼虽人多,却不像城里这般讲究。”媒婆曾参加过不少城市婚礼,只要两家没有重大冲突,通常都会邀请她来主持。

毕竟她是媒婆,只要两方无太大矛盾,都会请她到场。

“快进快进……我是易中海,您是秦淮茹同志的父亲吧?”

一位大爷见众人走近,立刻迎了上来。

杨安也起身打招呼:“您好您好……”

这家人从未见过这种场面,心里有些慌乱。

他们世代务农,哪里经历过这样的阵仗。

大女儿出嫁时,基本就是媒婆带人过来,婚后两年没回,也因贫困无力归乡。

几乎每户都是如此。

“哈哈,叔叔阿姨别紧张,都是热心邻居,过来帮忙的。”

杨安笑着安慰道。

“嗯,平日里大家互帮互助嘛,谁会整天提着菜刀吵架呢?”

“先去看看淮茹吧!婶子,随便坐,再过一个小时就开饭了!”

过去婚礼多为撑面子,婚宴饭菜大多没人动,除非极奢华的宴席。

如今更多是为了好好吃饭。

这香气飘来,肯定有肉!

媒婆忍不住吞了口唾沫,抓起桌上的瓜子花生,先垫垫肚子。

“淮茹!”

秦家父母来到后院。

“都说城里房子小,我看还挺宽敞。”秦母惊讶地说。

杨安的房子在西合院里算是首屈一指的,后院最大。

按传统,中院为主人房,前院看门护院,后院住家眷。

但这座西合院经过民国翻修,后院中央房间被扩建,如今后院房子和中院傻柱家一样大。

但那个分来的偏房,不过是个柴房,空间很小。

杨安目前还是空着的。

“姐姐,你就住这儿吗?”

刚才遵从父母的要求,三个孩子一首克制着自己。

多亏大爷给了他们几颗糖果。

但他们不舍得吃,想着以后生病或嘴馋时再享用。

“进来吧,老三!这么远都能听见你的声音!”

秦淮茹也很开心。

能在自己婚礼上见到家人,那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墙上挂着大大的结婚照。

崭新的衣柜旁,是米缸和面缸,还有一个简朴的小厨房。

“这房子挺好,在城里有这样一处地方己经很不错了。”

屋里的环境肯定比农村的房子好些。

“姐,你今天真美!”

两个妹妹走近,羡慕地说道。

这次去东北的商店,秦淮茹只买了两件衣服。

一件是红呢子外套,另一件就是今天的结婚礼服。

在未来几年,估计不会再添置同类衣物了。

这两件衣服让她都有点愧疚感。

当作结婚纪念品留着吧。

有了衣柜,秦淮茹打算一首保存,舍不得穿。

今天结婚才把这条红色长裙找出来穿上。

她头戴假花发卡,身着红色长裙,更显肌肤

十八岁本就青春年少,加上她精致的五官和灵动的眼眸,使她格外动人。

秦母第一眼几乎没认出她来。

难怪有人说,对女人而言,嫁得好比干得好更重要。

从农村到这儿,才几天啊?

变化确实很大。

“妈,快坐下休息。

路上一定累了吧。

吃点东西。”

秦淮茹剥开一个橘子递给母亲。

凉爽的橘子汁缓解了秦母的不适,柴油车对不常乘坐的人来说,总会有些不太舒服的感觉。

“没事儿……我真的没事。”

秦母的眼眶微微泛红。

做母亲的,虽然因为时代的缘故,不可能事事兼顾,但看到孩子的不易,心里还是有些不舍。

大女儿如此,二女儿亦然。

“好了好了,今天这么高兴的日子,哭什么呢——这不是比在家苦熬强多了吗?可别让人笑话。”

秦父也感慨万分。

毕竟这些孩子都是从家里出去闯荡的。

要是家里条件允许,谁愿意轻易就把闺女嫁出去呢?

好在,秦淮茹不仅命好,还懂得抓住机会。

“尝尝瓜子和花生吧,都是昨天炒好的。”

秦淮茹笑得灿烂,心情格外舒畅。

“姐姐,那辆自行车也是你们家的吗?”

门口的自行车,也算是一件值得骄傲的物件。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交通工具相当受欢迎。

“这是杨安单位发的。”

秦淮茹笑着点头。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