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2章 进山

朱家村是附近闻名的富裕村 全村一共有八十多户 除了三户姓刘 其他的全都姓朱 共计469人 是一个不小的村子 据说所有的人全是朱挟的后裔 ?

朱挟 又叫曹挟 周武王灭商后 封曹挟建立了邾国(今山东曲阜东南部) 邾国的开国国君曹挟的后代以国为姓 称邾氏 战国时 楚国灭了邾国 邾国的贵族去掉耳旁 改姓为朱 形成曹姓朱氏? 后来朱氏逐渐没落 成了现在的朱家村

朱千宁今年35 岁 年富力强 射得一手好弓 且身负武力 既是朱家村的村长 也是朱氏的族长 其妻蒋氏 也就是朱百里这一世的母亲 今年31岁 15岁时嫁给了19岁的老朱同志 在这个普遍结婚年龄男15岁 女13岁的年纪 这己经算是晚婚

无论是作为一村之长还是一族之长 老朱家的房子放在这周围十里八村都是相当能拿得出手的 总共六间青砖大瓦房呈“品”字形分布

一个大大的土围墙围出了上百平方的院子 院子的一边有鸡舍 鸡舍里有两只母鸡和一只羽毛鲜艳的大公鸡

另一边的牛棚里有一头大水牛

要知道在古代农村基本上都是低矮的土墙茅草房 而且放眼望去 整个朱家村 青砖瓦房占了多数 这也难怪朱家村是这周围的富裕村 而此刻 老朱家父子西个正坐在院子里聊天

“老大 你和老三明天在家照看你阿娘和弟弟妹妹 我和老二进山看看能不能打几只雉鸡给你阿娘补补身子”老朱满脸严肃的说道

老大点头应是 要说老朱家 那也算是奇葩了 老朱家祖上三代单传 到了朱千宁这一代 蒋氏愣是连着给他生了三个儿子

明显的阳盛阴衰

所以全家都盼望着能生个女儿 蒋氏怀孕三个月的时候 老朱同志还特意找村里的郎中看过 这一胎是女儿 所以才有了开头老三那一嗓子

老朱作为族长是识字的 虽然身上没啥功名 但也是参加过科举的人 据说以前有人给他算了一卦

说老朱虽然没有当官的命 但他的儿子是有秀才命的 于是老朱就把他大儿子朱百文送去了镇上的私塾念书 如今己经15岁的老大堪堪过了县试 获得一个童生的身份 考了两次府试都名落孙山

本来还想把老二老三也送去读书 可一看老二那不太聪明的样子 老朱同志果断的放弃了

至于老三?呵呵 比老二还虎 别看老二老三才11岁和7岁 但却壮的像个牛犊子一样 小小年纪 力气却不小 村里同龄的孩子就没有一个是他俩的对手

第二天天刚刚擦亮 老朱便带着老二 背上三石大弓 腰上别这柴刀就进了山

因为昨天刚下过大雨 进山的路又湿又滑 路边的杂草和灌木上还挂着水珠 老朱小朱俩人才走没多久 鞋子和裤脚就己经湿透了

作为资深的猎户 老朱走的并不快 父子俩手里各自拿着柴刀 小朱背上背着一捆麻绳 老朱的大弓还背在背上 西只眼睛仔细的观察着周围 现在还在大山得外围 没有什么大型动物 但也不可大意 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大型动物出来叼走一些家禽

此时正值六月 没一会儿 太阳就出来了 随着温度的升高 蒸发了林子里昨天大雨留下的水分 山里越发的闷热

“唉”老朱同志叹了一口气道

“老三 阿翁和你说 其实这个天气不太适合打猎 这种闷热的天气会导致猎物活动减少? 在这种在闷热的天气下 猎物们会寻找阴凉处躲避高温 减少活动 这使得猎人难以发现和接近它们 而且 这种闷热的天气不利于动物呼吸 所以大多数动物都不愿意在这种天气里活动”

作为一个经验老道的猎户 老朱的丛林经验可谓丰富至极

“知道了阿翁 我都记住了 你下次再和老三说吧”

老朱:….…..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