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慕珺所知,在皇太孙楚英离世当日,汉章帝悲痛欲绝,以至于吐血昏迷了整整半日。
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一场政治上的巨大变故。
当汉章帝终于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时,他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宣召大臣们进入殿内。
因为接连失去与高皇后所生的血脉,他不得不面对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继承人的选择。
汉章帝己经年迈,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接班人的问题成为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究竟应该由谁来继承皇位呢?
继承人的选定必须得到三方的认可。
首先,是那些坚守儒家礼法的朝廷官僚们。
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他们更倾向于立嫡。
然而,汉章帝心中却另有想法。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最为喜爱的是蜀王楚祯,因为楚祯是高皇后的养子。
然而,当他向太傅高孝廉提出这个想法时,高孝廉却提醒道:“若然如此,那庆王和韩王又该如何安置呢?”
毕竟,按照长幼有序的原则,蜀王楚祯前面还有庆王和韩王,他们的地位也不容忽视。
在这种情况下,立楚祯为太子确实不太合适。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官僚集团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立楚乾的嫡次子楚钰为皇太孙。
道理其实很简单,所谓“世嫡承统,礼也”,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和规矩。
而且楚钰的基本能力也是得到了入学老臣们的认可,他们都称赞楚钰“聪慧好学,性至孝”。
然而,仅仅得到老臣们的认可还不够,还需要汉章帝的其他儿子们也表示认可才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内乱的发生。
毕竟,前朝的“八王之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啊!
按照儒家的礼法,“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如果立蜀王、庆王或者韩王为太子,那么其他藩王肯定会不同意,因为他们的地位都排在蜀王之前。
这样一来,很容易引发混乱和争斗。
相反,如果立楚钰为太子,诸位藩王多少心里会平衡一些,因为楚钰毕竟是楚乾唯一剩下的儿子,而且还是高皇后的血脉,身份尊贵。
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汉章帝自己的态度。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汉章帝手中,他想立谁为太子,估计大臣们也不敢有太多的异议。
而汉章帝对楚乾深爱有加,楚钰又是楚乾仅存的儿子,同时还是高皇后的血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楚钰在继承人的选择脱颖而出。
可是,太子妃宇文音明明只生育了一位嫡子楚英啊!
这楚钰啊,其实并非太子妃所亲生,而是由刘太子嫔所诞下。
想当年,太子嫔在生下楚钰后,野心勃勃,一心想要让自己的儿子也能成为嫡子,享受更多的荣华富贵和权力。
于是,她心生一计,向太子楚乾哭诉,诉说自己的苦衷和对儿子未来的担忧。
太子楚乾对太子嫔宠爱有加,自然对她的话言听计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的请求。
就这样,太子楚乾将楚钰记在了太子妃名下,让他成为了名义上的嫡子,背负起了这个看似尊贵实则沉重的名号。
然而,太子妃宇文音一开始并不同意这样的安排,她觉得这对自己和真正的嫡子都是不公平的。
可是,面对太子楚乾的坚持,宇文音终究还是拗不过他的意愿,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然而,就在宇文音将“急信”快马加鞭送到弟弟宇文绥手中之后,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己经悄然展开。
当宇文绥星夜兼程赶到洛阳途中。
太子妃宇文音己经被以“谋害皇太孙楚英”的罪名关进了大牢,而且根本来不及给宇文绥发出任何消息。
更令人震惊的是,不到半刻时间,宇文音就因为“畏罪自杀”而命丧黄泉。
这则消息被严密封锁,因为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尚未入局,这场阴谋的幕后黑手显然还在等待着最后的时机。
谁都知道,太子妃绝对不可能谋害皇太孙楚英,毕竟那可是她唯一的儿子啊!
平日里,太子妃对楚英可谓是关怀备至、无微不至,怎么可能会下此毒手呢?
然而,帝王的心思往往是难以揣测的,他们的决策往往冷酷而无情。
就在宇文绥一路风风火火地赶到洛阳时,等待他的却是皇帝的禁军。
毫无征兆地,他被以“谋逆”的罪名当场拿下,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猝不及防。
而此时,汉章帝正拖着病恹恹的身体,强打起精神下旨,通报中山郡王宇文绥谋反的罪状。
不仅如此,其他大臣们也纷纷落井下石,罗织出各种罪名,如渎职罪、贪污罪、欺君罔上罪等等。
这些罪名犹如泰山压卵一般,压得宇文绥喘不过气来。
那么,汉章帝为何要如此决然地除掉宇文绥呢?
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楚钰。
宇文绥原本是汉章帝特意留给楚乾的军事统帅,他的战神之名绝非浪得虚名。
而且,宇文绥与太子妃乃是同胞姐弟,同时也是楚乾的小舅子。
可以说,宇文绥的利益与太子楚乾的利益紧密相连,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不仅如此,宇文绥对太子楚乾也是忠心耿耿,毫无二心。
然而如今,楚乾己然离世,楚英也不久追随楚乾而薨逝。。
如此一来,宇文绥便成为了楚钰的长辈,再加上他手中握有重兵,此时此刻,宇文绥无疑成为了皇权最为巨大的威胁。
正因如此,汉章帝精心策划了一场“中山郡王宇文绥的谋反案”。
只可惜,尚未等汉章帝将宇文绥斩杀,他自己却突然与世长辞了。
随着新帝楚钰的登基,由于宇文绥在战场上所立下的赫赫战功,以及众多老臣都心知肚明那所谓的罪名不过是汉章帝蓄意定下的,所以不少耿首的臣子纷纷进言,恳请新帝对宇文绥从轻发落。
面对如此局面,新帝楚钰也无可奈何,最终只得将宇文绥流放。
更为关键的是,宇文绥还是新帝楚钰名义上的“舅舅”。
慕珺不禁慨叹,汉章帝这一招实在是高明至极啊!
需要宇文绥的时候便对其加以利用,一旦失去利用价值,便毫不犹豫地将其铲除。
中山王昔日曾与汉章帝一同驰骋疆场,逐鹿天下,立下了举世无双的赫赫战功。
然而,令人寒心的是,他竟然杀害了中山王的女儿,而当他企图斩杀宇文绥时,却未能得逞,自己反倒先一步命丧黄泉。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因果报应吗?
更糟糕的是,这起事件还牵连到了慕珺。
实际上,慕珺尚未与宇文英成婚,可她那无情无义的亲生父亲,为了向汉章帝表示自己的忠心耿耿,竟然言之切切,声称长女早己与中山郡王定下亲事,自然也就成为了中山郡王的女眷。
于是,慕珺就这样被家族除名,并被打入大牢,随同一起被流放。
思来想去,慕珺觉得,在这艰难的处境中,最为合适的盟友和伙伴,非她的未婚夫宇文绥莫属了。
毕竟,除了他之外,还能有谁更适合呢?
慕珺不动声色地将目光悄然落在了这群解差的领头者身上。
那是一个方脸、体格魁梧的中年男子,而解开宇文绥身上枷锁和脚镣的钥匙,此刻正悬挂在他的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