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月,今年的夏天格外炎热,仿佛大地都被烤焦了一般。
姜瑶看着窗外火辣辣的太阳,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烦躁。为了消暑,她特意煮了一些绿豆水,希望能给家人带来一丝清凉。
陆父喝了两碗绿豆水,喉咙里的干渴总算得到了缓解。
他抹了抹嘴角,满意地说道“这绿豆水真不错,清甜爽口,正好解渴。”
姜瑶笑着说道“爹,你喜欢就好。这天气实在太热了,我看田里的庄稼也需要多照顾一下。”
陆父点点头,“是啊,这庄稼还有半个月左右就可以收割了,我等会要去田里看看。”
姜瑶连忙说道“爹,现在正是忙的时候,我也跟你去田里看看吧。”
陆父闻言,眉头微皱,“这天气炎热,你跟我去田里恐怕很辛苦的。你这细胳膊细腿的,能受得了吗?”
姜瑶自信地笑了笑,“爹,你别小看我呀。以前我在家的时候,也是经常帮家里干农活的。”
陆书衍听到自己媳妇要去田里干活,连忙表示自己也要一同前去帮忙。
“阿衍,你别闹了,你可是个读书人,怎么能跟我去田里干活呢?”陆父一脸无奈地说道。
然而,姜瑶却对陆父的看法并不赞同。她反驳道“爹,我觉得长风作为一个读书人,更应该亲自去实践,了解民生疾苦。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读书,那岂不是只会纸上谈兵而己。”
陆书衍附和道“是啊,爹,阿瑶说的有理。既然以后我要科举入仕的,就更应该了解民生,才能更好的为百姓造福。”
陆父闻言,也意识到自己之前对于读书的看法或许有些片面了,“好吧,那等会一起去田里吧。”
三人简单准备后便朝着农田走去。
到了田里,陆父熟练地开始检查庄稼的生长情况,姜瑶和陆书衍也西处看看。
不一会儿,姜瑶的目光被一些异样的庄稼吸引住了。她走近一看,发现这些庄稼的叶片上有部分被咬伤,而且还出现了黄斑,甚至有些己经开始枯萎。
姜瑶心中一紧,立刻意识到这显然是蝗虫造成的。
今年的天气异常炎热,而蝗虫恰好喜欢这种干旱的环境。在干旱的季节里,蝗虫的繁殖速度和存活率都会显著提高,这无疑给庄稼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姜瑶又在稻田附近的山林里仔细查看了一番,果然发现了不少蝗虫的虫卵。
陆书衍看着姜瑶一脸忧心忡忡,问道“阿瑶,怎么了,可是庄稼有什么问题?”
“没错,真要有大问题了。”
姜瑶忙回到了田里,找到了陆父,“爹,我们这庄稼能不能提前收割啊?”
陆父一脸疑惑,“提前收割?这庄稼还没完全成熟呢,现在收割产量会受很大影响啊。”
姜瑶着急地说道“爹,我在山林里发现了蝗虫卵,照这天气,蝗虫很快就会大量繁殖,要是等它们成灾,这庄稼可就全毁了,提前收割虽然产量会少点,但总比颗粒无收强。”
陆父还没来得及开口,稻田里正在忙碌的其他村民们就听到了这句话,他们停下手中的活儿,满脸不高兴地嚷嚷起来。
“陆家媳妇,你可别在这里胡言乱语啊!哪有什么蝗虫?我家田里的庄稼好得很呢!”一个村民粗声粗气地喊道。
“就是啊!我现在连蝗虫的影子都没瞧见半点儿,你咋就说有蝗虫了呢?提前收割会少多少产量啊!我们家可全指望着这些粮食过日子呢!”另一个村民也附和着,声音里带着明显的不满。
眼看着这些村民的情绪越来越激动,一个个都像是被点燃了的火药桶,就要吵起来。
陆父见状,急忙从田里快步走出来,脸色严肃地说道“儿媳妇,我们回家再说。”
回到家,陆父皱着眉对姜瑶说道“儿媳妇,蝗虫的事可是真的。”
姜瑶认真地说道“爹,千真万确,我都是仔细去查看过的,现在山林里己经有不少蝗虫卵了,可见也是有不少成年的蝗虫的,这庄稼再不收割,可就被嚯嚯了。”
陆母听到他们的谈话,忙道“我相信瑶瑶,既然她说是,那肯定是查验过的。我看我们这庄稼就提前收割了吧。”
陆父思索了一番,下定决心道“行,我们家里的庄稼是可以提前收割。不过村里的村民都不相信,这件事我会告知村长,让他去劝劝村民们。”
姜瑶也担心家里的庄稼,便跟陆家说了一下,回了一趟娘家。
秦氏看见姜瑶突然回来,有些惊讶,“瑶儿,怎么突然回来了,可是有什么急事?”
“确实有急事,娘,我最近发现了蝗虫泛滥,家里的庄稼一定要提前收割啊。还有让村长提醒村里其他村民。”姜瑶道。
秦氏一向对姜瑶的话深信不疑,立即说道“行,这事我知道了,我马上让你爹去告知村长。”
另一边,陆父也找到陆家村村长说明了情况,村长却有些犹豫“老陆啊,没有亲眼见到蝗虫,让大家提前收割,怕是难说服众人啊。”
陆父急道“我儿媳妇亲自去看过了,不会有错,等蝗虫来了就晚啦。这样吧,村长你先劝劝,至于听不听就是他们的事了,反正我尽力了。”
村长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召集村民商议,“相信大家也听说了蝗虫的事,不知道各位村民是何看法?”
一些村民质疑道“村长,这不过是陆家媳妇自己的猜测,您不会也相信她吧?”
陆家村村长摸了摸胡子,沉声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蝗灾可不是开玩笑的,要真颗粒无收,那你们哭都没地方哭。”
大部分村民还是犹豫不决,觉得提前收割会损失不少粮食。
就在这时,村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站了出来,“我年轻的时候经历过蝗灾,那场面真是惨不忍睹。陆家媳妇既然去看过了,我觉得咱们还是要重视起来。”
有了老农的支持,一部分村民开始动摇。
村长趁热打铁,“大家再好好想想,要是真等蝗虫来了,那可就来不及了。反正我己经告知你们了,听不听在于你们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