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本就闹了一通,经姜瑶这样故意一说,二婶张氏更是闹得不可开交。
“张氏,你这是在闹腾什么!姜瑶这个小贱人,最会挑拨离间我们之间的关系了。”王桂花被气得满脸通红,怒不可遏地大骂起来。
面对王桂花的指责,姜瑶却若无其事地耸耸肩,一脸无辜地说道“阿奶,我可没有挑拨你们。二叔在运河那边确实过得非常艰苦,肚子里连一点油水都没有。我们去给爹送吃的,他还得苦苦哀求我们分给他两口,实在是太可怜了……”
姜瑶的话刚说完,二婶张氏便迫不及待地插话道“娘啊,您看看,你儿子在运河那边受苦受累,家里的兄弟却在家享福,您难道就真的忍心不管不顾吗?”
王桂花显然对张氏的哭闹有些不耐烦了,她没好气地说道“行了!你们的银钱不是没有上交吗?自己不会去给他买点吃的送过去吗?”
张氏闻言,脸色一僵,她现在身上哪有银钱,之前银钱都是上交家里的,自己男人又在运河服徭役,工钱也是工期完成后,朝廷才结算。
“娘,我真的没有银钱啊……”张氏一脸无奈地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些许苦涩。
然而,王桂花却并不相信她的话,冷哼一声说道“哼,没有?你们现在银钱都不上交了,怎么会没有?”
“二婶,阿奶可是养了不少鸡呢,你若没有银钱又心疼二叔,可以杀一只给他送去。”姜瑶提了一句,便快速拉着秦氏走了,留下王桂花在老宅门口怒骂。
张氏听了姜瑶的话,眼睛一亮,忙对王桂花道“娘,瑶丫头说得对,您养的鸡肥着呢,杀一只给当家的送去补补。”
王桂花一听,心疼得脸都绿了,“你想得美!这些鸡可是留着下蛋卖钱的,杀一只损失多大。”
见王桂花怎么也不同意,张氏只能暂时作罢。
姜瑶拉着秦氏走远后,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她早料到王桂花心疼鸡,不过,这一闹,也让张氏和王桂花之间的矛盾更深了,以后有好戏看了。
几日后,有人传消息回来,说是姜二叔在运河那边差点晕了,张氏闻言,心疼不己。
她趁着王桂花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抓了一只老母鸡杀了。
“娘,等下阿奶回来知道怎么办?”姜宝珠担忧地说道。
张氏咬牙切齿地说道“管不了那么多了,你爹都差点晕倒在运河了,再这样下去,身体怎么吃得消。全家都在家里享福,就你爹一个人在受苦,你阿爷阿奶真是太偏心了。”
张氏炖好了鸡汤,小心翼翼地装在罐子里,正准备给丈夫送去,不料却被柳氏瞧见了。
柳氏上前一步,拦住了她,问道“二嫂,你这罐子里装的什么?”
张氏心里一紧,但还是强装镇定道“没啥,就是些剩菜汤,准备倒了呢。”
柳氏可不傻,她凑近闻了闻,“二嫂,你可别糊弄我,这分明是鸡汤味儿。你哪来的鸡炖汤啊?”
张氏被问得有些慌神,却强装镇定,“不关你事,我说是剩菜就是剩菜,让开。”
柳氏自然不肯,当即让自己儿子去将此事告诉了王桂花。
王桂花回来,一进院子看到地上的鸡毛,还有没收拾干净的杀鸡痕迹,顿时暴跳如雷。
“这个天杀的张氏,竟敢背着我杀我的鸡!”王桂花气得浑身发抖,一把夺过她手里的罐子,“你个败家玩意儿,这鸡是能随便杀的吗?”
张氏也不示弱,“娘,我男人在外面受苦,我杀只鸡给他补补怎么了?您就这么狠心!”
两人当场吵了起来,引来了不少村民围观。
姜瑶和秦氏听到消息也赶了过来,看着两人争吵的模样,姜瑶嘴角上扬。
这一闹,村里都知道了姜家偏心,张氏也和王桂花彻底撕破了脸。
老宅越乱,便越没有人来找姜瑶麻烦,她得了空便将那搬运石头的方案写了出来,准备下次去看望姜父时,将它呈交给主持修建运河的官员。
秦氏看到姜瑶画的图纸,还有写的字,一脸震惊地问道“瑶儿,你怎么会写字了?”
姜瑶顿时有点心虚,自己不是原主的事不会露馅吧?
她忙找了个理由,笑着对秦氏说道“娘,这是长风教我的,他不是秀才嘛,怕您和爹爹担心,就没说。”
秦氏闻言,满脸欣慰,“长风是个好的,还愿意教你读书识字,看来以后你们成婚了,他定会好好对你的。不过,这方案真能帮到你爹他们吗?”
姜瑶自信地点点头,“娘,您放心,有了这方案,搬运石头能轻松不少,也能加快运河修建进度。”
“那就好。”秦氏高兴道。
过了几日,姜瑶和秦氏便带着吃食和写好的方案去运河看望姜铁柱。
“官爷,劳烦问一下主持修建运河的官员是哪位大人?我有事想求见他。”姜瑶问道。
官差看了她一眼,不耐烦道“走走走,裴大人是什么人物,岂是你说见就能见的?”
姜瑶并不气馁,“官爷,我这有个能加快运河修建进度的方案,劳烦您告知裴大人,让他见我一面。”
官差们对视了一眼,嘲笑道“哈哈,你说你一个女子,有办法解决我们告示里提出来的难题?就你能有什么好方案,别在这浪费我们时间了。”
面对嘲讽,姜瑶却镇定自若,“是,我虽为女子,但这方案确有成效,还望官爷通融。”
这时,官差看到裴大人来视察工程进度,连忙把姜瑶推到一边,“赶紧走,裴大人过来了,别在这里碍眼。”
姜瑶知道这些官差不会帮忙通报了,看了下不远处的裴大人,她灵机一动,首接跪在地上,大声喊道“裴大人,民女有加快运河修建进度之法,恳请大人一听!”
裴大人听到声音停下脚步,走了过来,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姜瑶,“你一个女子,能有何办法?说来听听,若真有用,本大人重重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