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剿完海盗后,明州一片繁荣,陆书衍这才开始准备海边晒盐之事。
他深知晒盐之事至关重要,因此他必须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
陆书衍找到了明州知府,开门见山地说道“知府大人,下官此次前来,是想请你帮忙寻找一片干净且隐蔽的海域,我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办理。”
明州知府看着陆书衍,疑惑问道“哦?陆大人,不知你所办之事究竟是何事?”
陆书衍稍稍迟疑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大人,此事目前还不便透露具体细节。但我可以保证,这件事情绝对不会给明州带来任何麻烦,反而会对明州的经济有所助益。”
明州知府沉思片刻,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相信陆大人,你为了明州剿灭了海盗,让明州恢复经济,本官记在心里。”
他想了想,继续说道“陆大人,你要找的地方倒是有一处或许符合你的要求。在明州城的东南方向,有一片人迹罕至的海滩,那里海水清澈,周围环境也较为隐蔽,是以前海盗的老巢。海盗没剿灭以前,那边没人敢过去。”
陆书衍听后,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多谢大人告知!我这就带人去看看。”
陆书衍和姜瑶立即带着人来了这片海域。
到了那片海滩,陆书衍仔细查看周边环境,海水的确清澈,沙滩平坦开阔,是晒盐的好地方。
姜瑶也在一旁观察着,突然喊道“夫君,你看那边!”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陆书衍看到一些废弃的山洞,似乎是海盗曾经的据点。
陆书衍带着人上前查看,在里面发现了好几个大箱子,里面装着不少钱财。
“看来这是那些海盗这些年烧杀抢夺来的,不过现在这些钱财正好充入国库。”
“是啊,而且有了这些钱财,我们制盐也有了启动资金。”姜瑶眉眼含笑。
陆书衍当即安排人将箱子妥善保管起来,准备之后送往官府。
这时,海盗头领突然从一旁出来,拿刀刺向陆书衍,“屡次坏我好事,去死吧!”
原来这海盗头领当初掉落水里根本没死,回到了老巢想拿这些钱财逃命,不料却被陆书衍抢先一步。
陆书衍见状,脸色大变,敏捷地侧身躲过了海盗头领的猛刺。
“好险!”陆书衍心中暗叫一声,同时迅速飞起一脚,踢中了海盗头领的手腕,将其手中的刀踢飞出去。
海盗头领吃痛,不禁闷哼一声,但他并未退缩,反而怒吼着扑向陆书衍,想要与他近身搏斗。
暗卫见状,立即飞身上前将他擒住。
海盗头领被激怒了,他瞪大眼睛,恶狠狠地盯着陆书衍,“哼,你以为抓住我就完了?我能在明州当海盗这么多年,没有人相帮,怎么可能平安无事,我背后之人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陆书衍冷笑一声,“那你说说,是谁在背后撑腰?”
海盗头领闻言,闭口不言。他绝不可能说出背后之人的名字,只要他还活着,主子一定会想办法救他。
“不说?那留着你也没什么用了!”陆书一刀了结了海盗头领。
海盗头领死不瞑目,不敢相信陆书衍真敢杀了他。
陆书衍看着死去的海盗头领,他知道这背后之人必定不简单,说不定会给他和制盐之事带来麻烦。既然这海盗头领死咬着不松口,还不如一刀杀了了事。
姜瑶看出了他的担忧,轻声安慰道“夫君,不必太过忧心,咱们先把制盐的事办起来,有了成果,就算背后有人使坏,咱们也有底气。”
陆书衍点点头,“娘子说得对。”
陆书衍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这些山洞,灵机一动,说道“这些山洞不错,只要稍加改造,就能作为晒盐的临时住所和仓库。”
有了资金和合适的场地,晒盐之事便迅速开展起来。
陆书衍指挥着众人平整海滩,建造盐田。但晒盐还需大量人手,为此,姜瑶只能向明州百姓进行招募。
“各位,我们招募晒盐工人,工钱从优!”姜瑶站在高台之上,大声喊道。
起初百姓们还有些犹豫,毕竟海盗刚被剿灭不久,这地方曾是海盗老巢,他们心里多少有些忌惮。
姜瑶见状,继续说道“大家放心,此地己被官府清理过,十分安全。而且这晒盐之法是我们研究出来的,以后必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他高声说道“我信陆大人,是他剿灭了海盗,又帮助我们明州发展了海产品,我愿意干!”
有了他带头,不少百姓也纷纷响应,“好,我们也报名。”
百姓们很积极,姜瑶从中挑选出一些老实本分,又不多嘴知晓分寸的人,教他们如何晒盐。
经过数日的不懈努力,原本荒芜的盐田终于逐渐展现出它的雏形。
工人们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辛勤劳作,挖掘沟渠、平整土地、铺设盐池,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
终于,第一批盐被成功晾晒出来。当众人看到那一堆堆白花花的盐粒时,欢呼声如雷贯耳,响彻整个盐田。
晒盐的工人们更是激动万分,他们围拢在盐堆旁,仔细端详着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
“天哪,这真的是盐啊!”一个工人惊叹道,“这不是从盐井里面提取出来的,而是我们在海边晾晒出来的!”
“是啊,而且这盐的味道也是咸咸的,和从盐井里提取出来的盐毫无差别!”另一个工人附和道。
“太好了!”又一个工人兴奋地喊道,“这海边能晾晒出盐来,以后我们百姓买卖食盐,岂不是价钱能便宜一点了?”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人们纷纷憧憬着未来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到食盐。
陆书衍知道,这只是开始。
他计划着将这些盐运往各地售卖,以改善明州的经济。而那批充入国库的钱财,也为他的计划赢得了皇上更多的支持。
御书房内,皇上收到了陆书衍送回来京城的钱财和海盐,龙颜大悦。
“哈哈,好,陆爱卿果然没让朕失望。不仅收服了明州的海盗,还成功晾晒出了海盐。”
总管太监在一旁恭维道“陆大人的确才能不凡,不过这也离不开皇上您的慧眼识珠。”
皇上看了他一眼,说道“行了,别拍马屁了。让暗卫给陆书衍回话,让他放心大胆的在明州制盐,朕就是他的靠山。”
“是,皇上。”
此后,明州的晒盐业越发兴盛,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陆书衍和姜瑶的努力,终是有了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