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你们可别被她骗了
村民们热火朝天的讨论,个个期待不已,然而,看见这一幕,张小浅原本上扬的唇角耸拉下来,紧紧抿起,脸色阴晴不定,不悦至极。
王香漪这是什么意思?以为弄个什么义诊就可以收买人心?这些村妇可都是贪便宜的货色,巴不得抓着一只羊使劲薅羊毛,她也不怕赔死?
想归想,张小浅可不愿意让王香漪出风头,于是扬了扬声音,高声说道:“乡亲们,你们可别被她骗了。”
“你们仔细想想,她又是免费看诊,又是不收药钱的,她图什么啊?我看,这什么义诊都是噱头,指不定背后有什么阴谋呢!”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换作张小浅自己,她可是做不到这么大方,因此,但凡动点脑子的人都能想明白。
张小浅瘪了瘪嘴,心中有些得意,这可不是自己找茬,都是王香漪不安好良心,送上门的把柄。
村民们顿时有些迟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游移不定。
见状,张小浅心底乐开了花,继续添油加醋:“我以前去县城里,听闻有一些奸商,表面上施药,待到大家都领了药之后,就立刻反口,让人们给他钱,不然就告到官府。”
“而且啊,这都算好的,有一些药贩子,不仅想赚钱还不管百姓的死活,用劣质药,陈药,不干不净的东西来骗人,弄些萝卜根冒充十年人参,更有甚者往药里面掺沙子,加重份量,好多收钱。”
“这等奸商,人人得而诛之!”
张小浅义愤填膺,满脸正气,仿佛真的是亲身体会一般,描绘的真情实意,信誓旦旦。
听到这里,村民们也是心惊不已,不由得被她说动几分,紧蹙眉梢,议论纷纷。
好像有道理,王寡妇又不是大户人家,她就靠这个医馆卖药养家呢,凭什么白白施舍给旁人药?她也不怕弄得倾家荡产,最后砸锅卖铁?
但凡有脑子的人都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要么她脑袋坏了,要么这药就是有问题。
王香漪冷眼看着她大义凛然的演讲,抿唇不语。
自己的药有没有问题自己心里清楚,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她也只不过想恢复名誉,亦或是让村民们相信她的医术罢了,义诊施药对村民绝对是实打实的好处。
任张小浅说出花来,事实就是事实,谁也改变不了。
见她不说话,张小浅心中更加称心得意,扬起下巴,继续挑衅说道:“王嫂子,你怎么不说话?莫不是良心发现,心虚了?”
“都说商人重利,可你也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置全村百姓的安慰于不顾。”她不敢苟同的摇摇头,用一种悲天悯人的眼神看向村民们:“大家可千万别上当,说不准这一副药吃下去,当天晚上就得出点事。”
王香漪不屑理会她,径自从院子中背出一个竹编筐来,放在案前,大筐之中,满满都是晒干的药材,村民们顿时有些好奇的看了过去。
她朗声说道:“这些药材,大家可以亲自来看看,是否掺和泥沙,莫听一些宵小之辈空口白牙污蔑之词,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而且我义诊施药分文不取,不挣钱财,要泥沙来压秤做什么?”
竟然骂她是宵小之辈?张小浅脸色陡然涨的通红,眸中怒气腾腾,横眉竖眼:“摆出来又如何?谁知道你的药是些什么东西,烂草根还是枯树皮谁能知晓?”
村民们若有所思,然后情不自禁的点点头连声附和,不得不说,张家的说的确实有道理啊。
他们都是些老百姓,又不是大夫,怎么可能分辨出来药材是真是假。
他们虽然想占这个便宜,可也惜命得紧,入腹的东西哪能乱吃,没准一不小心便出点意外,得不偿失。
看来张小浅是不把自己生意搅黄了,是不会罢休的。
王香漪眸中冷意一闪而过,她不想和对方纠缠,可照这么下去义诊的事也得歇菜。
“我收不收钱你们看看不就知道?是不是好药大不了你们去问问别的大夫,我又跑不了,若是有人因为我开的药出事尽管去官府。”
连官府都抬出来,村民们难免意动,但同样也有些犹豫不决,都在互相观望。
经过张小浅一番搅和,到底在他们心中埋下根刺,他们虽然好奇,但还没有人敢去做这个出头鸟。
张小浅得意不已,唇角勾起一个幸灾乐祸的笑容。
“要不……我来试试?”人群中传来一阵沙哑苍老的女声,村民们下意识转过头去,纷纷让出一条路来。
张小浅双目微瞠,心中不悦,抬眼看去,是一名五六十岁的妇女,粗糙暗沉的皮肤,眼角嘴边生满了皱纹,说起话来一喘一喘的,拄着根破木棍正一瘸一拐地走出来。
“耿二娘?”陈婶子第一时间叫出声来,上前搀扶这名妇女。
王香漪有些惊讶,看着老人行动不便的模样,赶忙吩咐林七去搬一把椅子来。
被称作“耿二娘”的老妇人,形容之间狼狈不已,穿着件打了无数补丁的破夹袄,下身却套着一条单裤,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的。
老人一靠近,就是一阵馊味传来,张小浅拧着眉头连连退后,心中嫌弃不已,甚至还暗骂一声晦气。
这位耿二娘也是村子里住了三四十年的老人,众人皆知,她是逃荒过来的,后来嫁给村子里的老耿,可没成婚几年,老耿就发生了意外,从山上掉下来摔死了,独留耿二娘带着个两岁儿子,母子俩相依为命。
结果她是个命不好的,儿子小耿好不容易长到十三岁,眼看着就可以享清福,然而天降大祸,小耿突发重疾药石无医,也没了。
耿二娘家就那么不到小半亩地,她平日自己种菜拿出来卖,帮人洗衣服换点粮食,过的缩衣少食,苦日子过了十余年,五十岁的年纪却比同龄人显得苍老不少。
王香漪也听闻过她的事情,不由得感叹同情不已,赶忙请耿二娘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