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虽只有五十户人家,但每家人都不少,加起来浯溪村也有三西百人,这么多人围在一起,别说谈事了,一人说一句都听不清谁在说什么。
“村长,麻烦你让村民每家派一人来和我们谈,这么多人围在一起,我们都听不清对方在说些什么。”
村长看着乌泱泱的一群人,想想也是,只让每家的当家人留下来,其余的全让他们回去了。
留下的都是男子,他们看着白钰婷,有些怀疑,女人能办成事吗?
自古都是男人在外打拼,没听说哪个大户人家的夫人在外抛头露面做生意的。
虽然怀疑,但村长之前告诉他们的条件实在太过,他们不禁想要留下来证实一下村长的话。
一时间都没有人说话。
人群里有一个男子鼓起勇气开口,“夫人,村长说你们要买我们村全部的竹林,是真的吗?”
男子家里实在太穷了,老娘身体不好,就靠药吊着性命,爹年纪大了每日还和他一起去码头找活干。
家里的所有事情都靠娘子一人撑起来,底下还有三个孩子要养。
即便怕贵人怪罪,他也要问上一问。
陆元宁看着开口的男子,眼睛注视着他,“你叫什么名字?”
别看陆元宁人小,气势十足,一般人都不敢和她对视。
男子紧张的擦擦脑门的汗水,“草,草民名叫张三。”
“张三是吧。”
陆元宁见这男子眼神清亮,虽然整个人紧张得话都说不清楚,有些结巴,但能鼓起勇气询问,己经很不容易了。
“你很勇敢,我记住你了。”
说完这句,陆元宁就没再开口,倒是把张三紧张得不行。
这位小小姐记住自己了,是认为我冒犯她们了吗,那一会儿卖地的银钱还有我的份吗?
陆元宁并不知道她简单的一句话把张三整个人都吓得不行。
其他想开口询问的村民不清楚陆元宁的意思,也不敢贸然开口了。
“我知道各位村民都很想知道村长说的话是真是假,我负责任的告诉各位,是真的。”
“我们要买你们浯溪村全部的竹林包括竹林前的那片土地。”
“我们会在那建作坊,作坊建好后会优先选择浯溪村的村民作为作坊的工人。”
“每个工人每天有五十个铜板的工钱。”
“生意发展好了还会给村民们奖励。”
“当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作坊也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对于那种偷奸耍滑的,我们作坊是不要的。”
“但认真干事,做得好的村民,我们自然也有奖励,所以,各位乡亲还有什么疑问吗?”
白钰婷己经说得很明白了,村民们没有什么疑问了,全都同意。
接下来量土地面积、过地契这些事情就由陆安去做了。
浯溪村的村民接下来的时间也不用去码头扛沙包了,跟着陆安一起招人建作坊。
陆安将张三提拔为管事,专门管理浯溪村的村民。
浯溪村的地势广,算下来需要五万两银子,陆安和洛羽没有那么多银子。
陆元宁提议,不如按股份制进行投资。
祖父祖母为一股,大伯大伯母为一股,二伯二伯母为一股,自家为一股。
按照现代的投资比例分配股份,每年根据股份分红。
陆全和王荷花原本不想要什么股份,他们手里的银子都是几个孩子给的,现在自家的孩子要用银子,他们拿出来是应该的。
白钰婷劝他们,说,“爹娘,你们就拿着吧,手里有银子,以后你们孙子孙女要买点什么东西,你们手里也有拿得出手的银钱,不至于买颗糖的银子都伸手问儿女要。”
两人想想也是,手里有钱才不至于向别人伸手。
陆全和王荷花投了五千两,大房投了一万两,二房投了一万五千两,三房投了两万两。
制冰作坊己经装修好了,今年的天气不适合做制冰生意,铺子所幸没有开张,等待来年开春,天气回暖了再说。
陆元宁只负责造纸坊和印刷坊的图纸,其余的就交给祖父和伯父他们去办。
桃花村的房屋就是三人合作找人搭建的,他们己经有经验了,交给陆全他们,陆元宁十分放心。
这日陆元宁下学回府的路上,发现街上出现了一些穿着异族服装的人。
等陆川回府后询问,“爹爹,近日朝中有异国来的使臣吗?”
“宁宁在街上看见他们了?”
“嗯嗯,他们的服饰还蛮漂亮的,和东陵的不一样。”
现在家里每个人都有事要忙,一家人每天能见面的时光就是吃晚饭的时候。
所以有什么事情要商量也都是晚饭后大家坐在一起说。
其他人也注意到这几日街上出现了许多异族人。
“三郎,是京中发生什么事了吗?”
陆全询问三儿子,自从三郎做官以后,是越来越忙了,陆全既希望三郎有出息,又希望他不那么有出息。
三郎的官越做越大,但休息时间却越来越少,前些年在桃花村种地的时候,以为将儿子供出头,三郎考上状元就轻松了。
考上状元后,觉得儿子就在家门口当个县令也蛮好的。
谁知儿子一步步从县令坐到了知府,又从知府升为了如今的大司农。
从桃花村一个小村庄,带着一家人走到天子脚下的京城。
陆全心疼儿子,又为他感到骄傲。
“是的,东陵周边的一些小国以及海外的几个国家来我国朝拜。”
“他们听说除夕是东陵最盛大的一个节日,也想来感受一下东陵的风土人情。”
这些国家使臣正当的朝拜他们当然欢迎,若是他们有什么坏心思,那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希望他们聪明些,不要抱有什么不该存在的想法。
“那他们要待到年后了?”
陆川点头,“还有半个月就是除夕了,他们会等到来年雪化后再乘船回国。”
“那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呢!”
今年的除夕夜,因为使臣的来访,皇上下令所有官员进宫赴宴。
五品以上官员能够带三个亲眷进宫。
陆家每个人都对皇宫很好奇,他们还不知道皇宫长什么样呢!
“听说皇宫里到处都是金灿灿的,连屋顶都是用黄金堆的?”
“听说宫里的皇上娘娘吃饭都是用的金碗银筷!”
“听说皇宫很大,很威严,比我们村子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