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源和杜威下朝后拉着陆川去了京城最大的酒楼请他吃饭。
席间杜威询问陆川,“陆兄,你娘子真如你所说这么厉害?”
“陆兄,你闺女才六岁吧,六岁的孩子就那么聪慧了?”
宋源对陆川的闺女陆元宁更加好奇,一个孩子两岁识字,三岁作诗他相信,可要说六岁撑起一家铺子的生意他觉得有些夸大其词了。
陆川无奈的笑道,“我知道宋兄和杜兄难以相信,但这是事实,我们家宁宁……”
“……”
陆川说起自己闺女来,那是不带停的,一连说了一个时辰,嘴都讲干了。
周围一圈同僚看着陆川,笑道,“陆大人,我们相信你家闺女是个神童,快喝些水吧!”
“……”
对于陆川讲的话,周围的同僚都是半信半疑,他们相信陆元宁是有些能耐,但没有陆川说的那么神乎。
陆川看他们这样就知道他们不相信,算了,不与他们争辩,等他们以后见到闺女,自会相信自己说的都是真的。
宋府,宋阁老会回到府里见自己儿子还没有回来,询问下人得知宋源和同僚去松鹤楼赴宴了。
吩咐下人宋源回来让他即刻来见自己。
“是。”
宋阁老见今日朝堂上儿子宋源帮着陆川说话,他记得他们是同一年参加的殿试。
谁都没有把当年的陆川太当回事,他虽然是那年的状元,但京城不缺有才的学子。
能入得了皇上的眼才算本事,今日的陆川出尽风头,在皇上心里留下了印象,这是好事。
但同时陆川也会成为有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宋阁老知道,陆川是个人才,他不想这样的人才陨落。
自己儿子和陆川交好他是愿意的,京城这地方繁华,但一首待在京城,人就会如同笼中鸟。
看不见外面广阔的天空,时间长了人就困倦了,没有了刚开始的拼劲。
自己的儿子空有一身才华,水利方面那是侃侃而谈,但那终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经验。
第二日宫里设宴,所有大臣进宫赴宴。
宴会结束,陆川也要启程回九原府了。
临行前接到皇上口谕,皇上的贴身太监王公公将和他一起回九原府。
陆川知道王公公是作为皇上的眼睛去视察他的工作的。
他心里也不慌,一路上对王公公恭敬有加,但不谄媚。
九原府陆府,白钰婷带着闺女下人站在门口等待陆川的归来。
三日前收到相公的来信,皇上的贴身太监王公公也会跟着一起回来。
白钰婷早己备好了酒菜,院子也收拾好了,就等他们了。
王公公此次来的确是奉命查看九原府的情况,看百姓们的生活是否属实,是否真如陆大人所说,百姓家家住新房,不愁吃穿。
“娘亲,娘亲,爹爹回来了,爹爹回来了!!”
陆元宁看着远处骑马的陆川,高兴的向他挥手。
“爹爹!爹爹!!”
陆川下马,摸摸闺女的小脑袋,看着白钰婷,“娘子,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
王公公在内侍的搀扶下踩着脚踏下马,白钰婷上前行万福礼。
“妾身见过公公,问公公安。”
陆元宁和身后的丫鬟也跟着行礼,“问公公安。”
王公公虚扶起白钰婷,“陆夫人客气了。”
转头看向陆元宁,笑道,“想必这就是贵府千金,陆小姐了吧!”
“是,小女名唤陆元宁。”
王公公看向陆元宁连连点头,“不错,是个机灵的丫头。”
将王公公迎进门,白钰婷吩咐丫鬟上菜。
“公公一路上辛苦了,妾身准备了一些粗茶淡饭,还望公公莫要嫌弃。”
“陆夫人客气了。”
小王公公站在一旁给自己的干爹布菜,王公公挥挥手,“今儿不是在宫里当差,你也放松些,自去用饭吧,这不用你伺候。”
“是。”
小王公公退下了,退到门口有丫鬟带他去用饭。
王公公看向桌上摆放的饭菜,样式自然不如宫里的精致,但卖相也不错。
拿起筷子夹了最近的一道红烧肉。
嗯!味道果然不错,入口即化,肥而不腻。
白钰婷见饭菜符合王公公胃口,吊在半空的心也放下了,虽然相公说不必太过小心,但王公公是皇上的贴身大太监,白钰婷怎能不在意。
晚上丫鬟打了水,小王公公亲自提到房间内伺候王公公洗漱。
王公公十二岁净身做太监,大半辈子都在宫里度过,做着伺候人的活。历尽艰辛终于爬到如今的位置,宫里谁人不给他三分薄面。
但奴才始终是奴才,没有谁会真心的把他们放在眼里,表面恭敬,背后骂他们阉人的多的是,想想也是悲哀。
陆元宁是第一个没有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的人,她的眼睛太过干净,里面没有蔑视、不屑、厌恶、同情这些情绪。
他喜欢这样干净的眼睛,让自己感受到自己是个人,一个有尊严的人。
晚饭席间陆大人家的闺女看待自己就像是家里的亲戚长辈一样,她会热情的给自己夹菜,介绍每道菜品,是选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王爷爷,吃这个,这道菜好吃,宁宁最喜欢了……”
陆川和白钰婷自然是阻止了闺女。“宁宁,不得无礼!”
陆元宁吐吐小舌头,“好吧。”
王公公喜欢这样温馨的画面,“不妨事,不妨事。”
内心虽然欢喜,但王公公并没有完全放下戒心,在宫里见识过太多的尔虞我诈,王公公始终对人保持一定的戒备心。
他要好好观察一番,陆小姐到底是真的纯真可爱,还是陆大人提前吩咐过,让她讨好自己。
王公公并不会因为陆元宁只有六岁而小看她,京城的大户人家,哪家没有几个庶子庶女,六岁的孩子己经很会争宠,讨爹爹欢心了。
在陆府待了几日,实在是太过无趣。白钰婷便给王公公提议,要不去青阳县桃花村逛逛。
王公公正有此意,收拾行囊,一行人出发前往桃花村。
王公公观察到,一路上见到的百姓每个脸上都洋溢着笑脸,虽然身上穿得都是粗布麻衣,但他们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