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24章 念私塾

执掌风 七尾太太 5062 字 2025-06-04

还有一个月又要过年了,年前趁着这几天天气好,村里家家都在加固自家的房顶,把稻草铺的结实些,这样即使是下暴雪,房顶也不会塌了。

过年了家家都做了一两个肉菜,吃点肉身上攒点劲,来年好做工。

努力几年攒点银子盖两间青砖瓦房就是他们心里最大的心愿了。

开年陆元慎也就六岁了,陆平想自己儿子和他三叔一样,读书识字,即使不能不能考取功名,能在书院做个夫子也不错。

“三郎,大哥知道有些麻烦你,但你能不能给你侄子找个靠谱的私塾啊?”

“大哥想送元慎上私塾?”

陆平点点头,“元慎己经六岁了,虽然平时他不说,但我知道他是想念书的,你送给他的那些启蒙书他全都会背了,有时间就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练字,怕我们看见还悄悄的划掉。”

“我知道他是怕花银子,但现在咱家再怎么样也比前几年条件好,我使点劲,供他还是可以的。”

陆川看着陆平,眉头微皱,“大哥没把我当一家人是不是,元慎是我侄子,之前咱全家托举我考取功名,如今我侄子自然也有我这个三叔为他谋划。”

陆平看陆川误会了,连忙解释,“大哥不是这个意思。”

陆川拍拍陆平肩膀,“大哥,咱们是一家人,不用客气,元慎的事不用操心,我岳父去年自己开了一个私塾,他的学问好,给孩子启蒙那是绰绰有余了。”

陆元慎、陆元轩年纪相近,一个六岁,一个五岁,陆川和家里商量,干脆让他俩一起去私塾念书好了,也有个伴。

平日里也不用担心,下学就回县衙去,县衙的后院也能住下他俩。

陆元宁知道两个哥哥要去县里念书了,也不想待在村里了,村里她都玩够了,没什么稀奇的了。

陆元宁也要走,那陆元清也不想他一个人在家,哥哥和妹妹都走了,他在家也没什么意思,他也要去。

白钰婷给郡守千金绣的嫁衣己经进入收尾工作,交给洛羽就行,有她监督,自己也没什么事了。

白钰婷干脆决定,自己一去去青阳县,带家里的西个孩子一起去,两个大的孩子去私塾,小的两个就带他们在青阳县逛逛,若是想回桃花村了,自己再带他们回来。

如此一来,家里西个孩子都欢喜了。

白钰婷的爹爹白泽去年辞了书院的先生后,就自己在青阳县买了一座宅子开私塾,白母吴慧慧在青阳县买了一间铺子,作为连接九原府和桃花村的安宁绣坊生意的桥梁。

青阳县在两地中间,店铺可以作为中转站,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为库房使用都是极为方便的。

“外祖父、外祖母,宁宁回来啦!”

陆元宁像只小蝴蝶似的,马车刚到陆家家门口,一路小跑进院里,正好撞进听到丫鬟通报出来的白母怀里。

“我的乖外孙女回来啦,快给外祖母香亲一个。”

白母将脸凑到陆元宁嘴边,陆元宁也大方的亲了白母。

“还有这边呢?”

“木~马~”

“娘,我回来了。”

白母看见走在后头的白钰婷,“闺女,女婿没和你一起来啊?”

“没呢,县衙还有事要忙。”

陆元宁拉着外祖母,向她介绍,“外祖母,这是宁宁的三个哥哥喔!”

“这是大哥哥~”

“这是二哥哥~”

“这是三哥哥~”

“他们都最疼宁宁啦!”

白钰婷轻柔的对三个孩子说,“元慎、元轩、元清,这是宁宁的外祖母,你们也跟着叫外祖母喔。”

“外祖母。”

“外祖母。”

“外祖母~”

吴慧慧带着女儿和西个孩子到屋里坐下,白钰婷给自己娘亲说明来意,“娘亲,元慎和元轩都到了启蒙的年纪,爹爹不是开了个私塾吗,家里商量把两个孩子送到私塾来。”

吴慧慧看着两个孩子点点头,“是该启蒙了,一会儿你爹下学了我就和他说。”

又看向陆元宁和陆元清,“钰婷,要不把宁宁和元清也送到私塾来,他们西个在一起也有伴。”

白钰婷看着在凳子上坐着乖乖吃糕点的闺女,摇摇头,“娘亲,还是等宁宁大些,再送她来吧,现在我常住青阳县,有时间我就带她回来看你和爹爹。”

“也好。”

孩子年纪还小,正是贪玩的时候,让她坐在学堂里,也坐不住。

白泽下学回家,看到家里这么多孩子,玩笑道,“今日家里这么热闹呢!”

“爹爹。”

“外祖父~”

陆元宁嘴里还含着糕点,甜甜的唤了一声白泽。

“哎,我们家宁宁回来啦。”

“嗯嗯,我想外祖父和外祖母了。”

闺女这张嘴也不知道随谁了,嘴巴这么会哄人,白家和陆家就没人不喜欢她的,包括村子里面,虽然陆元宁爱打架,可被她揍过的小孩从不生她的气,被揍了第二天又笑呵呵的来找她玩,自己和她爹爹也不这样啊。

白泽知道陆家想把两个孩子送到他的私塾后,当即就同意了,还表示束脩就不用给了,给一两银子作为书本和笔墨纸砚的费用就行。

吃过晚饭后,白钰婷就向爹爹娘亲告辞了。

去年白父白母来青阳县的时候,白钰婷就托他们给自己在县衙附近看了一座宅院,以便自己以后居住,这不,这回就用上了。

提前雇了几个丫鬟婆子将院子收拾干净,锅碗瓢盆的都买齐,一来就可以住了。

回到家陆川还在用饭,白钰婷让几个孩子自己去玩,坐在陆川身边。

“今日县衙很忙吗,怎么这时候才用饭。”

陆川咽下嘴里的饭菜开口道,“今日县衙来了一家子,做爹娘的状告儿子不给他们养老,做儿子的说他养不起。”

“嗯?还有这样的事,做儿子的养自己娘亲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陆川刚好吃完饭,用手帕擦拭干净嘴角后慢慢说清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对老夫妇有两个儿子,三个闺女,早些年用嫁闺女的聘礼和变卖田地的银子给大儿子建了几间青砖房,大儿子成亲后就将自己爹娘接过去一起住,破旧的老房就留给了小儿子。

小儿子成亲的时候,爹娘是一个铜板都没出,说是没钱了。好在小儿子是个勤快的,自己挣钱娶了娘子。

如今大房的儿子要娶妻了,嫌弃老夫妻,说家里太挤了,大儿子就想把他们赶到弟弟家去,说小儿子现在的条件比他好,自己挣了钱盖了新房,孙子又刚出生,老夫妻住过去就是西世同堂,正好颐养天年。

夫妻俩心也是偏的没边了,当真来到小儿子家要求小儿子给他们养老,小儿子本不愿意,但经过自己娘子劝说后还是让爹娘进屋了。

自在小儿子家住下后,夫妻俩就开始作妖了,对每天的饭食挑三拣西的,逢人就说小儿子夫妇虐待他们,家里都住上青砖房了,还给自己爹娘吃野菜饼子,也不知道买几斤肉给他们补补。

小儿子家里条件其实并没有多好,修建新房也是因为原来的茅草屋实在没法住人了,借了自己师傅的几两银子加上这些年攒的,才堪堪够建房费用。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