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儿,苏老太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脸上挂起了一抹笑容。
愉悦的心情没有保持几秒,张莲香这个糟心玩意儿就回来了。
“妈,秋雨柏那小兔崽子找你干啥呢?那河里边的水可凉了,我洗到现在才洗干净,你也不知道来帮我。”
张莲香提着木桶,满脸幽怨的回来了。
那目光哪儿是儿媳妇看婆婆,分明是妻子看负心丈夫的眼神儿。
苏老太被看的毛毛的。
“老娘事情多的很,哪儿需要一件一件说给你听,赶紧去把被子床单晾好,我带着六丫头再去一趟大队长家,你记得煮晚饭,你男人他们应该快要回来了。”
张莲香撇了撇嘴,提着木桶走到了院子的一边,把洗干净的床单抖了抖,双手一挥,床单就被搭在了竹篾条上。
苏老太有些好笑,这憨傻憨傻的婆娘,咋就生的出二小子那鬼精的皮猴儿呢。
没有继续看张莲香晾被子,苏老太准备先去看看大功臣肖素琴。
才推开门,就看李春华拉着尹红梅的手,快步走了过来。
“秀珍,小丫头醒了没,我带红梅来给她喂奶了,你中午那鸡汤炖的好,红梅下午奶水越发足了。”
尹红梅脸上也挂着笑容,不过看上去带着些痛苦,还时不时的碰了碰存粮的地方。
苏老太喜出望外,把打开的门又关上了。
但是又是肖素琴多想,又嘱咐道:“你春华婶子带着红梅过来给六丫头喂奶了,我等会儿再来看你哈,我把门给你关好,免得阴风钻了进来。”
肖素琴精气神己经恢复了一大半了,下午躺在床上一首都是半睡半醒的状态,一点动静都能让她惊醒。
不知道是不是生孩子的后遗症,肖素琴老是能听到自己闺女在自己耳边说话。
她心里一首没底,害怕自己是得了什么绝症。
她的小闺女才出生,她可不想早早就去了。
没有娘的孩子,会被人欺负的,她还不能死,起码要等闺女长大。
眼看着婆婆进来了,肖素琴心里己经想好了措辞,正准备开口,结果婆婆又不进来了。
原来是红梅来帮自己奶孩子了,她心里又高兴又失落。
高兴的是,她没有奶水,自己闺女也没有饿着肚子。
失落的是,她自己这个当妈的,连最基本的奶孩子都做不到。
看着婆婆喜出望外的脸,肖素还是琴勉强撑起身子:“妈,您记得帮我谢谢红梅和婶子。”
苏老太点点头:“我知道,你先休息啊,不要想多了,你刚生完孩子,不要想东想西的,月子期间要保持好心情,不然以后落下病根,下半辈子可就不好受了。”
肖素琴点了点头,很是感念婆婆的提点。
她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反抗父母,嫁到了秋家。
不是秋家梁有多好,而是婆婆开明,不磋磨儿媳妇,甚至在儿子和儿媳妇面前,她还更心疼儿媳妇。
这世上,没有比苏老太更好的婆婆了。
她见过许多恶婆婆,她亲妈就是其中一个。
**
李春华拉着尹红梅往前推了推,往苏老太面前凑了凑,附在她耳边悄悄说道:“秀珍,红梅那地方现在胀得很,等会儿小丫头吃饱了,你拿个碗挤一些出来,不然孩子晚上饿了,找不到东西填肚子。”
尹红梅离得近,自然听到了李春华的话,脸一下子就红了。
她跺了跺脚:“妈,我又不牲口,什么挤来挤去的,听着怪那啥的。”
苏老太尴尬一笑,从怀里掏出钥匙,打开了房门,亲热的拉着尹红梅进了屋子。
尹红梅倒也没有拒绝,顺着苏老太进了屋子里面。
她打量了一下房间,里面摆着两个木柜子和一张床,除此之外便没有其他东西了。
纸糊的窗户甚至还有几个地方破洞了。
被子上是由各种碎布拼接起来的,看上去无比清贫。
但是房间里却没有什么异味,甚至还有一股稻草的清香味。
床上酣睡的小人咂吧了一下嘴巴,嘴角微微咧开,不知道做了什么美梦。
尹红梅看着脸上己经褪红,甚至不再皱巴巴的小脸,心里莫名其妙的软了一下。
动作轻柔把她抱了起来,熟练地解开衣裳,把头按在了怀里。
秋雨霁还在睡梦中,突然闻到了一股奶香味。
鼻子轻嗅的几下,就张开了嘴巴,吮吸了起来。
尹红梅越看越喜欢,还捏了捏她的小脸。
李春华笑得一脸开怀,还对着苏老太使了使眼神。
她这个小儿媳妇,无利不起早,而且受了娘家人的洗脑,一向重男轻女。
连带着对老大家的女儿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她教育了很多次,她仍然不改。
但是如今看她对秋雨霁的举动,说不定这小儿媳还能掰正。
苏老太也是满脸笑容,她的乖孙孙就是好,连尹红梅这种刺头都喜欢。
李春华轻车熟路的去灶房拿了一个搪瓷碗过来,苏老太平时很爱护这些碗,只是底部有些泛黑。
秋雨霁吃饱后,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尹红梅,冲着她甜甜一笑,就睡了过去。
尹红梅抿了抿唇,轻手轻脚的把她放回了床上。
接过李春华手中的搪瓷碗,面色绯红,恼怒的看着两个目不转睛盯着她的老太太。
小声嘟囔了两句,把碗放在了柜子上,背过身去,滴答滴答的声音砸在了碗里。
没过多久,搪瓷碗便装满了。
尹红梅看向两人:“好了。”
苏老太笑容慈祥,这还是尹红梅嫁到杏花大队来,第一次见苏老太笑成这样。
尹红梅打了寒颤,觉得有些瘆得慌。
“妈,我们回去吧,铁蛋离不得我,而且喂奶的时间的也快要到了。”
李春华也点了点头,眼看着到了饭点,她们可不能没有眼力劲儿。
“秀珍,我和红梅就先走了,不过咱俩也是妯娌,有些话哪怕不好听,我还是得说。”
“佳人嫁的那家人,就是个怎么也填不满的窟窿,闹饥荒那几年,你们家都没有如今这么难过,如今天缘好起来了,地里的庄稼收成也不错,每年分到的粮食,也够你们家大大小小填饱肚子了,结果个个都饿的面黄肌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