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4章 大明朝的内忧!!!

执掌风 沙滩拾贝 4800 字 2024-09-27

于此同时,乾清宫。

书案前,几个小太监举着述职,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看着坐在书案前,神色铁青的皇上。

一种命绝于此的恐惧顿时将他们完全笼罩起来。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皇帝今天回突然想要处理政务。

“这都什么东西?”

“纸面上一年财报进账十五万两白银,到国库里一半都不到了?!”

朱翊钧看着述职里描写的财政报告,脸色铁青,发出怒吼。

本来朱翊钧打算从政务述职开始看起的,可是还没看两秒,就两眼犯恶心,全部扔掉了。

政务里面,几乎全是些功德诵经,十句里面没一句有效信息。

让他选择去核对了财务。

没想到,财务更加吓人,让他差点气背过去。

好好一个大明,国库拉跨成这个样子?!

看一个国家,有些时候看他的税务收支,就能明白许多事情。

连一半的赋税都没了,这还能说明什么?

说明大明的军队,就是一团散沙,没钱武装,没钱发饷,一碰就碎。

说明大明的官吏,就是一堆饭桶,除了党争,就是贪贪贪贪贪,毛都干不成。

说明大明的民生,就是一个地狱,救灾粮没有、救灾钱没有,全靠天渡命。

更不用说那些门阀士族、藩镇割据的问题。

我的天,大明简直是千疮百孔啊!

朱翊钧看着眼前的这些报告,觉得痛心疾首。

亏他以前还觉得自己可以摆一摆,松一松,现在看来,他简直像把哪个散漫的自己抽一巴掌抽到天上去。

大明到了他手上成了这个样子,等他进了皇陵,列祖列宗还不得弄死他?

难怪说大明亡于天启,实亡于万历呢。

“给朕点清各地的灾情状况,列好名册。”

“今晚之前,转送内阁,今晚前必须出票拟!”

周围忙碌着的翰林院士们,听到旨意,连忙动作起来,前往各处办公。

“至于你们几个,先去一趟书阁。”

朱翊钧冷冷指着跪在地上的几个小太监,吩咐他们去书阁拿书。

去几个小太监得令,像是松了一口气一般,放下述职堆,就连忙离去做事。

等待几个小太监走出乾清宫,朱翊钧拿出另一套财报,又一次校对起来。

做完这些,朱翊钧大叹出一口气,几乎要瘫倒下去。

正要闭目养神,突然两道熟悉的身影在眼前闪过。

居然是李太后与陈太后两人,正从乾清宫门外缓步走来。

朱翊钧一时感到意外,说道:

“母后?太后?你们要来,怎么不让下人先报一声。”

说着,赶忙想要站起来,向二位行虚礼。

却被陈太后先按住了。

“你忙你的就好,哀家来看看你的样子就够了。”

“哀家还和你母后约赌说你一定在忙国事呢,她还不信”

“如何呀,我说皇上懂事了吧。”

说着便坐在朱翊钧的身旁,宠溺地摸了摸朱翊钧的肩膀,神情得意的看着李太后。

李太后的神情刚刚还很是喜悦,一走到朱翊钧跟前,脸就板正起来教训起来。

“一醒来就直奔乾清宫办事,都不知道派人来慈宁宫报个平安吗。”

“你现在已经是皇帝了,大明朝的皇帝,一言一行还这么随便?”

李太后对待朱翊钧的态度一向很是严厉,昨晚宫女升上来的妃子,他对于深宫的黑暗了如于心。

因此一直都以很严苛的态度锻炼朱翊钧,就是希望他不会被皇宫里的黑暗所坑害。

所以另一方面,对于朱翊钧的不成器,也是相当的恨铁不成钢。

“好啦,好啦,皇上将才醒过来,说这些不中听的干什么。”

陈太后看这氛围,连忙帮着朱翊钧把矛头挡了下来,转移话题道:

“对了,皇上,哀家已经帮你把那个嘴碎的太监给仗毙了,往后就不消你麻烦了。”

“这段时间要是累了,就说出来,哀家和你娘亲还算年轻,能帮上忙,处理些政务不是问题。”

朱翊钧听着这番话语,内心思量起来。

他本来就很是想要相信派出刺客的凶手不是陈太后的。

听了这番话,这股意愿变得更加强烈了。

他一向都是很尊重、感激陈太后的。

对于朱翊钧来说,陈太后对他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尽到了母亲的责任。

因此,他也不想去怀疑陈太后是这件事情的主谋。

不过,这并不代表这他已经彻底放心了。

皇宫深似海,和多问题都不能只看表象。

就像那个伺候自己日常起居的太监。

裹着一层表皮的时候,谁知道他会在自己受刺,昏迷不醒的时候涉政捣乱呢?

保持一份怀疑心总没有错。

不然因为一时心软,判断失误,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那可是后悔都没地方哭。

陈太后和李太后两人仍然在吵嘴。

李太后听到陈太后的这番言论,立马表示出反对来:

“皇上已经年逾弱冠了。”

“也该是时候尝试着一个人处理政务了,上早朝了。”

陈太后听了,神情总算掠过些微不悦,回击道:

“早朝压力这么大,有时哀家与你两人都忙不过来,皇上还受过伤,能应付吗?”

正当二人吵嘴的时候,朱翊钧出声,打断了两人的发言。

“朕一人便可。”

李太后闻言,心诚不悦,以为朱翊钧又要犟嘴。

正要对准矛头,朝向儿子叨唠两句,却突然察觉看到朱翊钧身上的改变。

一种之前未有过的气质,显现在了儿子身上。

那是一种决断的、独属于帝王的气质。

“母后、皇太后。”

“朕少时愚钝,不同世情,让您二位受苦。”

“如今,朕以了然大明之祸端,是该受接大位。”

随着一声声沉重的语句,几位敬事太监,端着龙袍玉冕,从宫外列队走进。

“朕堂堂大明天子,何须他人帮助亲政!”

“这是我朱家的天下,还有人想要篡位不成!”

“宣百官!朝服!升朝!”

陈太后看着朱翊钧的成长,喜笑颜开,眼角都泛起些微泪花来。

李太后却神色庄重,双眼微微眯起,又一次打量起自己的儿子来。

亲情失而复得的喜悦悄然褪去。

让她又一次以皇太后视角审视万历皇帝,朱翊钧。

现在的朱翊钧,确实已然非同小可。

在他的身上,已经看不到原来那种得过且过的颓废感。

取而代之的是神不可见的城府与镇静。

以往他不是这个样子的,难道他一直都是在装的吗,故意扮猪吃虎?

还是突然遭劫难后,下定决心,痛改前非?

无论怎样,李太后都觉得很是满意。

他的儿子身上此刻正散发着帝王的威严。

如群壑的山崖一般,雄浑壮阔。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