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自觉,只要将女儿交由齐嫔抚养,定能将其“恢复原状”。
元贵妃但笑不语,脑海里已经开始想象,大公主得知要与李贵人母女分离后,该有多崩溃。
杀人诛心,不过如此。
得了想要的,顾清对着皇帝自然更为亲昵了些。
被宫女单独牵着回去的顾惜,这会儿在路上偶遇了二皇子与五皇子。
五皇子是个才四岁的小团子,肉鼓鼓的小脸上,笑容灿烂,对着自家二哥很是亲近。
二皇子牵着他,走上前同顾惜打招呼。
自从上回,他与敏妃在长春宫见着了一回小姑娘后,便对其印象深刻。
本以为往后还会常常遇见,却没想到,元贵妃护着小姑娘,像护眼珠子似的,他压根也没见到的机会。
他态度热情,顾惜伸手不打笑脸人,也笑呵呵地回礼:“二皇子、五皇子安。”
二皇子刚要将其扶起来呢,五皇子就先他一步,揪住顾惜的手,“姐姐快起来呀。”
接着,他叽叽喳喳起来:“姐姐就是元贵妃的那个侄女吗?我早就听说过你啦,听说你跟元贵妃长得很像,也很漂亮,还有元贵妃对你很好……”
他说个没完,却很有趣,像个话痨,更是个被保护地很好的孩子。
顾惜瞧着趣味,也凑到一块说:“那你呢?你这么了解我,可是我却都不认识你,我不服,你快说说你自已。”
她的眼睛亮晶晶,好像晚上天空中的星星,五皇子更是兴奋:“我是五皇子,名叫萧琼,就是‘琼林玉树’的琼。我母妃是宁嫔,敏妃娘娘是我姨母……”
他将自已的信息一股脑地往外倒,一点没把顾惜当外人。
顾惜听得频频点头,不时给他点回应,这小家伙就能无止境地说下去。
这两小只凑在一块说得不亦乐乎,将二皇子冷落了个彻底。
二皇子起初还能耐心地候着,后头就逐渐不耐烦起来。
“你俩有完没完?”
五皇子茫然抬头:“当然没完啊。”
接着他就拉着顾惜继续说道,偏二皇子这回没打算再迁就他。
二皇子走到顾惜身边,在她耳边幽幽说道:“长宁应该知道我要选伴读的事吧?”
顾惜奇怪地看他:“我当然知道,所以呢?”
二皇子循循善诱道:“那你想不想知道我会选谁做伴读?”
顾惜起初还没明白他的意思,后头在二皇子的反复暗示下,猛然醒悟,拽住二皇子的胳膊:“你能选我哥哥吗?!”
二皇子故作姿态道:“这个嘛,还要再看咯。”
元贵妃负责公主伴读的选拔,却不会干涉二皇子的伴读人选。
尤其二皇子年纪渐渐大了,有时连皇帝都不怎么多管。
所以,这回二皇子的伴读,只要二皇子点头即可。
正因为如此,顾惜围着二皇子转起来:“做什么还要再看呀!你就选我哥哥吧!我哥哥四岁就启蒙,这些年也很认真,无论是读书还是习武,都很是不赖。”
其实,顾许读书不如陈睿,习武不如大房那两个堂兄,但胜在均衡,倒也不错。
二皇子做出思考状,好似还在考虑,而顾惜已经对着他撒起娇来:“求求你啦,就让我哥哥做你的伴读吧!这样,我就能常常见到哥哥啦!”
她撒娇很可爱,圆嘟嘟的粉红脸蛋,闪闪发亮的眼睛露出祈求的目光,双手合掌做出拜托的姿势。
二皇子很是受用她的撒娇,就难免想要晚些答应,再让小妮子撒娇一会儿。
可哪知道,顾惜这辈子一帆风顺,又整日被宠着爱着,能求你一小会儿就已经是极限,再多是绝没有的。
她小脚一跺,用力“哼”了一声,“你既然不愿意,为何要跟我提这件事?真是将人耍地团团转!可恶!”
她说完就想离开,气呼呼的样子,好像头顶冒烟的小猫咪。
二皇子见好就收,赶紧就坡下驴:“我这不是逗逗你嘛!好啦,我答应你了,你回去后,叮嘱你哥哥来参加选拔就好。我定会选他,让他与你兄妹团聚!”
顾惜这才开心转身,抓着他的袖子,再次可爱起来:“嘿嘿,那我回去就给哥哥写信。到时候,姑姑也会高兴的!”
她笑眯眯地离开,想要尽快给哥哥写信,快乐的身影,让二皇子看到就嘴角上扬。
唯有被忽略的五皇子对着她的背影招手:“长宁姐姐!咱们下回再聊啊。”
顾惜听到他的声音,笑盈盈地转头也同他招手:“没问题,咱们下次见。”
五皇子头回遇上这么愿意跟他说话的姐姐,很是高兴,这会儿顾惜走了,他还怅然若失。
二皇子没管小孩子的情绪,牵着他的手回咸福宫。
他如今九岁,已经离开敏妃,单独住到了宫里的皇子所。
但他与母妃关系融洽,也知母妃深宫寂寞,最是想念他这个儿子。
故而,他每日都会去一趟咸福宫请安。
至于与他一道的五皇子,倒是因着年纪小,还同其母妃宁嫔一块住在咸福宫。
咸福宫里,敏妃正在和宁嫔坐着聊天,远远看到儿子进门,她就笑道:“珩儿来了。”
二皇子与五皇子一块同两个母亲请安,后四人坐在一起聊天叙话。
宁嫔虽封号为“宁”,但其人最是不安宁,惯爱说话。
她是敏妃的表妹,从小就是敏妃的小尾巴,选秀入宫后,就求着皇帝分到了咸福宫。
敏妃对这个没什么心眼的表妹也不错,还护着她生下了五皇子。
虽是四人的聚会,可多是宁嫔和五皇子在发言,敏妃和二皇子多数只是听着。
等到话毕,敏妃才带着二皇子去自已的正殿里说话。
二皇子也正好要将自已伴读的人选告知母妃。
只是等到他说完,敏妃的脸色就僵住了:“你是说,你要选元贵妃的娘家侄子做伴读?”
其实要选元贵妃的侄子也可,但在敏妃看来,定是镇南公的两个嫡子最好。
这二房的顾旻在朝中平平,其子又年幼,实在没有太多可取之处。
更何况,这次的伴读,陈相已经托人联系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