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宫中,气氛骤然紧张。
群臣面面相觑,心中皆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扶苏首当其冲,面如土色,心若沸汤!!
他心中如被巨石所压,愤恨之火熊熊燃烧!
本以为此事既出,能将那素来压他一头的大哥置于死地,从此再无后顾之忧,独享父皇之宠。
岂料,天不遂人愿,父皇竟行此反常之举,不仅不罚,反而将大哥立为储君,更将名震天下的杀神白雪赐婚于他。
这分明是化腐朽为神奇,将原本的坏事变成了好事,让他如何不感到愤恨难平?!
他心中千回百转,皆是不甘与怒火!
思及此事,便如万箭穿心,痛不欲生!
他恨父皇的偏心,恨大哥的幸运,更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此恨绵绵,他誓要寻得机会,一举夺回本应属于他的一切!
这愤恨之情,如跗骨之蛆,深入骨髓,难以消解……
百官之中,胡亥之愕然与愤怒,露而瞬隐,令人难以捉摸!
其双目狭长如细缝,微微一眯之间,仿佛将万物尽收眼底,深藏不露,尽显深沉之本色。
然其城府之深,非常人所能及,心之盘算,瞬即掩于无形!
他冷眼旁观,没有想到竟然弄巧成拙,看来,父皇还是比他们任何人,都更加信任大哥。
不过今后……大哥与二哥之争,势如水火,必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然他并不急于表态,更不愿轻易涉入其中。
他深知,大哥府中有天象强者,奇人异士,底牌众多,神秘无比,二哥又有儒家支撑,素来善名远扬,受人敬仰。
此时之自己,除了赵高的天网之外……无论内外实力,尚不足以与两位兄长抗衡,贸然行事,只会自取其辱……
于是,他决定作壁上观,坐山观虎斗。
他相信,时机成熟之时,便是他大展宏图之际。
他心中之谋,如深渊般深不可测,又如潜龙在渊,待时而动,如同一只捕猎者在凝视着猎物,静待最佳出击时机。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强烈的自信和决心,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而赵高亦在旁,阴鸷之色更浓。
他本以为可借此机会,制造流言蜚语,为殿下除去赢子夜,不料竟成全了对方。
他心中不甘,却知此时非发作之时,只能强忍怒火,静待时机。
白雪闻讯,愕然失色,心中翻江倒海,难以名状。
她本以为子夜哥哥已然面临一片死局!!
不料竟峰回路转,不仅子夜哥哥安然无恙,更被意外赐婚,成为未来的皇室之媳。
此刻,她心中五味杂陈,喜忧参半!
喜的是子夜哥哥逃过一劫,二人又能共续前缘!
忧的是储君之争波谲云诡,恐子夜哥哥今后将难以应对。
然而,无论如何,她心中的重担总算轻了几分。
群臣之中,唯独丞相李斯面色如常,他深知帝王心术,亦知此事必有深意。
他既不附和,也不反对,只作静观其变之态。
嬴政见群臣反应各异,却无一言出,心中满意。
他知自己的决定出人意料,却也正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这位至尊目光深邃地看着赢子夜,眼中满是期待和信任。
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将会改变大秦的命运,而子夜……则是他亲自选中的那个人。
此刻,赢子夜听闻此言,亦是心中震撼不已。
没想到父皇竟会亲自宣布这件事!
他深知父皇的威严与决断,更明白这一决定代表着什么!
他,皇长子赢子夜,简在帝心!!
他们相视一眼,眼中满是坚定与信任,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更加昌盛强大的帝国。
……
退朝之后。
白雪难掩心中喜悦,如春日之蝶,翩翩然相伴赢子夜回长公子府。
三日之后,便是他们的大婚之期,时间紧迫,诸多事宜尚待筹备。
然而,白雪却似浑然不觉这些事琐碎,她的心中,只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赢子夜的深深情意。
从帝宫出来后,她步履轻快,犹如踏云而行,眼中闪烁着期待与激动的光芒。
每每想到即将与心爱的人共度余生,她的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幸福感!
她甚至有些着急,希望时光能够飞逝,转眼便是大婚之日,好让她早日成为赢子夜的妻子,与他携手共度风雨,共享人生的喜怒哀乐。
不多时,一回府,白雪便难掩兴奋之情。
她的喜色溢于言表,如同一只欢快的百灵鸟,穿梭在繁忙的筹备工作中,为自己的大婚添上一抹别样的色彩。
甚至忍不住拉着赢子夜的手,笑语盈盈地说道:“子夜哥哥,我们终于可以成婚了!你可知我有多么期待这一天?!”
赢子夜看着白雪如花般的笑颜,心中亦是欢喜,然而他的眼神却透露出一丝难以言说的沉重。
他轻轻握住白雪的手,温声说道:“白雪,我亦期待与你共度余生,只是……”
他的话还未说完,白雪便急切地打断道:“只是什么?子夜哥哥,难道你不开心吗?我们可是要成为夫妻了呀!!”
她的眼中闪烁着期待与振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幸福的日子。
赢子夜看着白雪迫不及待的眼神,虽然也在笑,但心中却是不由一黯。
他并非不开心,而是担忧未来的路太过艰险。
正在这时,忽闻府邸之外,步履匆匆。
一侍者疾步而入,跪拜于前,恭敬禀报:“启禀公子、将军,朝中多位重臣携厚礼求见,言欲亲自贺喜大婚。”
言犹未了,府内气氛为之一变。
白雪闻之,冷笑一声,轻嗤道:“此等墙头草,风往哪边吹,便往哪边倒,昔日子夜哥哥流言蜚语满城传,我等长门冷落,何曾见过他们踪影?如今你立储,便来借大婚之机示好,真是虚伪至极!”
言罢,白雪拿出一副女主人的架势,作势欲拒之门外!
然赢子夜却淡然一笑,摆手止之,道:“人既来送礼,何不收之?礼多人不怪,此乃常理,至于拜访嘛,就免了吧,本公子忙于婚礼筹备,无暇他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