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除了陆景行,还有一个宋知意让人操心。
“母亲,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趁老夫人心情好,大夫人正好跟她说说宋知意的事情。
“有什么话就说,跟我还有什么藏着掖着的。”老夫人抬眼看了她一眼。
“母亲,您疼爱知意,我都看在眼里,只是她这婚事确实不好办。您也知道,这京中哪家公子小姐议亲不是讲究门当户对,我这想开口都难,这门第低的人家倒是愿意,但我又觉得委屈了她。你说要不要从富商里面看看有没有合适知意的?”
大夫人实在是难,不仅要操持府上的事务,这一个两个的婚事也要她操心,上次去伯爵府她不是没探过几个合适门第的口风,人家一听这宋知意的身份,连忙转移了话题,她还用得着多说什么。
老太太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知道大夫人这人,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不会跟她开这个口的。
她不是在意门第的人,只要宋知意以后过的好就成,商户就商户,到时候她多给添些嫁妆就成。
“那就先这么办吧,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老太太想了一会儿开口说道。
大夫人就等她这一句话呢,有她这么说事情都好办了。
“母亲,您还记得我娘家嫂嫂嘛,有次她来国公府来同你请安,后面她就同我打听了知意的情况,说是给她外侄子打听的,那时候知意还在孝期,所以这件事我也就没放在心上,况且也不知母亲的意思,我也不敢随意同您说,这孩子我之前瞧过,是个好的,虽然是商户之子,但是一身书生气,人看着也老实,正好也还没议亲,要不要我去打听打听?”
大夫人可说的不是假话,这事可是千真万确。
之前她没放心上,一是因为这宋知意还在孝期,这件事情同老太太提起确实不合适,二来是因为她也不确定老太太同不同意将她许配给商户,所以一来二去她也就忘了。
正好这段时日,老太太让她帮忙留意一下宋知意的婚事,她才想起来。
这不正好老太太也松口了,她正好趁机问问意思。
“那这件事你就费点心。”老太太点了点头。
她这个大儿媳办事还是牢靠的,她瞧过了,那应该是个好的,不然也不会同她说。
“唉,母亲,您等我的消息。”大太太笑着就出去了。
等出了景安苑,她就套了辆马车回了娘家。
从嫂嫂口中得知,她这外侄子婚事还没定下来呢,她就擅作主张让嫂嫂有空将人带到国公府让老太太瞧瞧,毕竟最后拿主意的还得是她,她就是牵线搭桥的。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等嫂嫂定好日子就送来拜帖。
这事大夫人回去就同老太太说好了。
宋知意并不知道老太太与大夫人将她的婚事已经提上日程了。
陆景行虽然没有将御医请回府上,但是老太太的事他总是放在心上的,特意让北夜去城外请了一位名医来府上替老太太看病。
老太太虽然嘴上说着不用,但是儿子有这份孝心,她脸上的笑是藏不住的。
“你四叔这个人啊,从小就这样,别看面上冷冷的,其实心里最是温暖,总把一些小事记在心上。”老太太笑着同一旁的宋知意说道。
宋知意不知该怎么回答,毕竟她对这位四爷最多的印象就是那双凌厉的眼神,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
好在老太太也没有为难她,同她说了几句就让她下去了。
这三年来虽然老太太生病的次数少,但是平常这些个滋补的汤药都是她侍奉的,所以她也没有闲着,下去给老太太煎药去了。
这京城虽然已是开春了,但是这傍晚时分还是有些寒冷。
“大人,老夫人那边大夫已经来过了。”北夜见陆景行回府便上前禀告。
陆景行不语,他本就棱角分明的下巴绷的紧紧的,眉头紧锁,整个人看上去特别不好亲近。
等他大步跨进景安园,老太太那边早就得到消息了,特意让素秋在门口候着呢:“四爷,老夫人让您直接进去呢。”
老太太怕冷,所以这房里还放着一个火盆,一进门,陆景行就皱了皱眉头。
“儿子给母亲请安。”
陆景行前脚刚进,宋知意后脚就端着药走了进来。
她没想到陆景行在里面,硬着头皮走了进来:“四爷。”
陆景行并没有抬头,只是应了一声。
宋知意平常都挺仔细的,今日不知怎么了,药碗没拿稳,撒了些在手上。
这药烫的很,她的手一下子就红了起来。
老太太不免要关心几句:“知意,你手没事吧,快下去上点药。”
素秋也忙走到跟前接过她手里的药碗,小声的说道:“姑娘,这里有我呢,您先下去吧。”
宋知意屈膝行礼便退了出来。
“小姐,你手没事吧?”白芷看了眼泛红的皮肤,心疼的问道。
“没事,就是烫了下。”宋知意安慰的说道。
她之前日日侍奉在祖母身边,也从来没出过这纰漏,今日实在是个意外。
“这怎么行。”说着白芷便翻了翻柜子,找了药膏出来帮她上药。
冰凉的药膏让原本有些火辣的皮肤得到了一丝清凉。
“小姐,那位四爷我瞧着有些不善,咱还是能避开就避开吧。”白芷也看出自家小姐好像对这位四爷有些发怵,但具体是为什么就不知道了,不管怎样还是避开点的好,如今小姐已经过了孝期,指不定哪天就嫁出去了。
“嗯,我知道。”宋知意也不想与这位四爷碰上,奈何他每次出现都让她避之不及。
好在这位四爷有官职在身,不是那种闲赋在家的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