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一道奔驰的驿马在大街上快速穿梭,
骑在上面的府卫手持一道令牌高呼道:
“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
大街上的行人纷纷避让,
唯恐真的被撞到了,
这八百里加急不是说八百里外的事情,
而是因为这时代的国家大事传递消息靠的是驿站,
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
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
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
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
这说的是每天行进的路程,八百里是最快的也是最紧急!
等到行人反应过来再去看的时候,
已经是烟尘滚滚不见人影了。
宫门前,
守城的卫卒还没看到人呢,
就听到远处高声喊道:
“边关八百里加急捷报!边关八百里加急捷报!边关八百里加急捷报!”
连续三声高喊顿时引得神武将军冯唐的注意,
等到府卫下马时,
冯唐赶紧上前问道:
“边关急报?哪里的边关?!”
因为这府卫并非是穿着锦衣府的衣服,
冯唐也只以为是寻常的驿卒。
府卫恭敬的说道:
“回将军,是辽东镇捷报!还请将军速速派人通传!”
.....
皇宫之内,
此时朝堂只是满是紧张的气氛,
因为昨天下午江南送来急报,忠顺亲王在讨伐倭寇的时候遇刺身亡,
据传是因为忠顺亲王在接待被救下的一些百姓时,
被突然窜出的刺客一刀刺入心脏,
而后刺客也被乱刀砍杀。
昨天太上皇在朝堂上发了好大的脾气,
就连承乾帝都不敢大声说话了。
谁都知道这件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肃亲王和承乾帝,
可是两个人都没有动手的理由。
现在的麻烦就是两个人虽然各有理由,
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就因为没有理由才会动手!
所以现在承乾帝哪怕是派了三司过去调查,
但朝堂之上依旧是有些诡谲。
再加上水灾和旱灾这两件赈灾的事情上又发现有人中饱私囊,
可以说这两日所有大臣面对的都是低气压。
承乾帝揉着额头说道:
“林爱卿,这次户部和刑部、吏部联手派人去治理黄河水患、淮南旱灾,依旧是以户部为首!朕相信林爱卿这次不会在让朕失望了!”
林如海低着头谢恩,
但心里也是有些无奈,
水患和旱灾的赈灾虽然之前也有户部的人过去,
但是主事的却是宗人府的人!
现在出事了,
责任就全都在户部的身上,
而他是户部尚书,自然是责无旁贷的。
正想点将的时候,殿外忽然传来龙禁尉的声音,
“陛下,八百里加急,辽东镇捷报!”
满朝文武都愣住了,
这才多长时间,哪里来的捷报?
林如海和史鼐等人也是一脸懵逼,
心说可别是弄虚作假的,那可对大家没什么好处啊!
承乾帝皱了皱眉,
他也不相信这么快就有捷报,
因为从一开始就是定下防守的策略,
因为大周拖得起,
只要拖到冬天到来,异族就算是不想退也不行了,
到时候和谈依旧是大周占据有利的位置。
“宣!”
片刻后府卫上殿俯首道:
“陛下,辽东镇大捷!宁侯率领一万精锐出城伏击鞑子的先头精锐部队,全歼鞑子六千余人,所有的人头全都割下,已经在运回神京的路上了!”
满朝瞬间寂静,
兵部尚书皱着眉头问道:
“一万对六千,全歼?!”
府卫恭声道:
“回大人,是!这是奏报!”
林如海抢先一步接过奏报,
这让兵部尚书一阵无语,
因为这八百里加急必然是要承乾帝先看的,
所以林如海是担心他偷龙转凤么?
承乾帝眼见夏守忠接过了捷报送来,
也没有在多犹豫,而是打开后仔细的看了看,
眼神之中从惊愕到不解,再到有些后悔......
随后定了定心神问道:
“多少人知道这件事?鞑子的头颅在哪里?”
府卫回道:
“回陛下,按照时间来算,应该还有三四天的时间就能运回来了。当时辽东镇内的大半士卒都看到了,是他们去收拾的战场,宁侯已经带着人孤军深入了!”
林如海惊道:
“你说什么!”
史鼐也急匆匆的出列喝道:
“宁侯怎么了?!”
这府卫也知道这两位是什么人,
这可是顶头上司未来的老丈人,
他如何敢怠慢?
于是赶紧回道:
“宁侯已经带领一万精锐孤军深入,准备绕道敌后截击鞑子后勤。若有机会,准备直捣黄龙攻入后金皇城!”
此言一出,
满朝文武都寂静了下来,
谁也想不到贾珺竟然这么‘猛’!
那可是后金鞑子,
当年太祖都没有灭了的族群,
这么多年一直对大周骚扰,让大周头痛不已的存在!
现在贾珺就准备带一万人去直捣黄龙?
林如海听到这话直接身子一软,
要不是史鼐扶着,怕是都摔在地上了。
众人见状也是有些不忍,
虽然不少人和林如海政见不合,
但是林如海的为人真的是满朝称赞,
哪怕是贪官也会用林如海教导自己家的孩子。
现在眼看这就剩下一个女儿了,
都已经订了亲了,
准女婿又跑去送死了........
承乾帝这会儿也只当贾珺在作死,
准备奖赏一下安抚人心,
不管直捣黄龙靠谱不靠谱,
但眼下的大捷却是可以确定了,
鞑子的人头都要运回来了,不赏肯定是不行的。
可贾珺已经是一等侯爵了,
赏什么?
想到这心念一转,
寻思着贾珺怕是够呛能活着回来了,
不如.......
“传朕旨意,九省都检点贾珺忠勇可嘉,未及弱冠之年便担当重任,孤军深入,首站大捷,实乃朕之冠军侯!如此忠孝勇武之臣子,朕心甚悦!故赐假节钺,使持节,以示朕心!”
满朝文武都懵了,
怔怔的看着承乾帝,
其实这样已经有些不敬了。
好在林如海反应的快,
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拜倒:
“陛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