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南知的辅导员也曾被梁斯淮那边的老师找过,辅导员特意找付南知,委婉地劝说了一下。
在高等学府,能够让教授极力要求留校的人可不多。
辅导员他自己也是靠着家里的一点子关系,好不容易才进来的。
他实在想不明白,正常学校里的学生一听到留校,哪个不激动地直接答应呢?
哪有像梁斯淮这样老师都追着哄了,还不答应的。
付南知不怎么干涉梁斯淮的决定,因为她知道他一直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而且他似乎更喜欢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她能理解胡承忠惜才的心理,但梁斯淮对中医的偏爱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今医馆的事务异常繁忙,季节轮换,来看诊的病人明显增多。
两位老医师在医馆里都有些应接不暇。
梁斯淮只要有空,就会立刻前往医馆帮忙,那也是忙得头不点地。
只能托廖勇帮忙再招几个新的中医师来医馆。
付南知之前提出的药膳的事,他也觉得可行,而且若是在医馆附近,也算是一种宣传。
他抽空找隔壁的房东商量,就房租的事一直谈不下来,主要还是医馆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周边的房租也随之水涨船高。
现在想拿到同之前一样的价位,根本不可能,房东也不敢狮子大开口,生怕梁斯淮把医馆给开别的地方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两边就房租的事拉扯着。
付南知见完辅导员就来医馆找梁斯淮。
一走进医馆,就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草药香气。
梁斯淮坐在座位上帮人看诊,气质沉稳,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此时他正全神贯注地为病人看诊,仔细地号脉,询问症状。
付南知静静地站在一旁,凝视着梁斯淮专注的神情。
那认真做事的模样,一下子让他看起来更加帅气迷人,她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钦慕之情。
“情况怎么样?”付南知小声地问道。
梁斯淮声音放轻,“不是很乐观,需要一段时间的调理。”
这位病人的年纪有点大了,显然状况并不是很好。
看完诊后,梁斯淮起身走到药柜前,精心挑选了几种草药,然后将它们放入一个小纸袋中。
详细地向病人解释了药的功效和使用方法,并嘱咐他要按时服用。
下一个病人刚坐下,医馆门口廖勇和二狗走了进来。
见梁斯淮还在看诊,廖勇便与付南知聊起了招募医师的事情。
作为土生土长的京市人,廖勇的人脉真的非常广,付南知有时难免好奇他究竟是做什么的。
“这次我一说,就有很多人表示有兴趣,不过按我的说法,毕竟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行医了,实际水平还需要再考察一下。”廖勇说道。
付南知点了点头,医馆是给人看病的,招医师什么的确实需要慎重一些。
梁斯淮这时走了过来,“我会亲自试一试他们的医术。”
付南知看着他,“你最近也很累了,要注意休息。”
梁斯淮笑了笑,神态柔和了不少,“我知道,你也一样,别太累了。”
付南知心中一暖,“嗯,我们一起努力。”
在等待梁斯淮看诊结束的过程中,付南知与廖勇聊了很多。
二狗现在口语有了进步,两人在聊医馆的近况,他忍不住打断两人,邀功似的将他推荐自己认识的人来这里看病的事说了好几遍。
大多数都是些小毛小病。
主要是二狗自己就是个例子,他秃顶的事,身边人哪有不知道的,最近听说他不秃了,他那远在国外的舅舅都想来这边看病了。
付南知也讲述了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病人,那位病人从第一次来医馆,到现在都快一年多了,在经过多次治疗后,现在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每次听到这样的好消息,都让人感到高兴。
终于,梁斯淮完成了看诊,他来到付南知他们身边,与他们一同讨论起招募医师的事情。
梁斯淮表示会亲自试一试这些人的医术,以确保他们的水平,大家之前对中医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误解。
现在医馆好不容易竖立了好的形象,他不想招进来老年徒弟那种砸招牌的人。
讨论结束后,梁斯淮又去一旁整理药材,付南知盯着那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感慨。
梁斯淮当年那么小开始辨识草药,一开始可能是生活所迫,现在能确定他是真心对中医有热爱的。
对他来说,在医馆应该比起在实验室做研究要更有成就感。
付南知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们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
但只要他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克服一切。
离开医馆时,付南知回头望了一眼,掩盖在夜色中的招牌,让她不由升起一股敬意来。
老年想要的应该就是这样吧。
“怎么了?”
梁斯淮猜到她今天突然过来,肯定是有事要说。
“不就是找你商量留校的事嘛,不过我觉得按你的意思做吧,这样可能更好。”
那么多人要她来劝梁斯淮,付南知的确心里动摇过,但现在她没有这个想法了。
梁斯淮笑而不语,显然猜到付南知已经想通了。
胡承忠找他谈了很多次,大概是他这边态度坚定,眼见没什么希望,才会找上付南知。
梁斯淮思考了下说道:“我相信中医是有发展前景的,完全可以结合西医的优点,进一步提高中医的治疗效果和便利性。”
付南知听到他提这些,激动的点头表示赞同。
“我们还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中医,不再让人误解它为封建糟粕。”
“要让中医走进人们的生活。”
付南知眼中闪烁着光芒,想到二狗推荐自己的亲朋好友来看诊的事。
“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国际合作,将中医推广到世界各地。”
“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想法,中医的价值本就应该被全世界所认识和认可。”
说完这些,付南知似乎更明白梁斯淮的想法了,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