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昭仔细考虑母亲建议,若有礼王在倒是可以让徽钦帝更加忙碌一些。
且,武昭把玩着手中龙形玉佩,赤龙卫啊,这是皇祖母一手建立的秘密军队。
这一支队伍神秘莫测,鲜少现于人前。
甚至现在人们提起,多是当做传闻故事来听。
小时候皇祖父同她说过赤龙卫之事,她知道赤龙卫真实存在。
不过时过境迁,赤龙卫之事兹事体大她打算亲自去接洽。
因此必须有人给徽钦帝多找点事情做,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别处。
今日,那些老臣罪证是一桩。
徽钦帝想要收拾朝臣不是一日两日,这一次证据确凿必定铁血手腕。
武宸和皇后又被禁足,礼王倒是适合做给他找事的那个。
于是武昭采纳母亲建议,让底下人好好照顾礼王。
武昭按照记忆中皇祖父同她说过的,按动玉佩机关将其一分为二。
便在玉佩当中取出一块丝帛,丝帛展开其上写了几个人名和几个地点。
这些地方中有汴京城附近的大山,武昭想起这些大山深处都有凶兽出现过。
寻常百姓不会轻易进入深山,所以那些传言定是有人刻意为之。
这几座山面积很广,因着各种传闻轻易不会有人进入。
除了大山地点,还有汴京城几个狭小巷道和一个简易图案。
武昭知道汴京城内这些地点和图案可能就是同赤龙卫联络关键,思忖一阵将礼王之事交给母亲便出了门。
找到一处巷道,在隐蔽处画上图案之后武昭来到西城。
如今西城已干净许多,这里所有人着装统一。
男子藏青色短打,女子则是暗红色短打,每个人无论男女头发都被剃光。
武昭踏上西城土地,看着正在修建中的道路和一座座建了一半的屋子。
这里虽还在建设,但看上去比汴京某些平民街道还要整洁像样一些。
武昭随意在西城逛着,看着这里原本乞丐贫民脸上洋溢着充满希望的笑容。
她们辛苦忙碌却眼里有光,面色微黑皮肤却富有光泽看上去状态真的不错。
武昭很是满意,目光又放在人们脚上一双双橡胶底鞋子上觉得差不多是时候了。
让人去将荣娘喊来,武昭边散步边问,“轮胎生意如何?”
“回主子,”荣娘神色平和眼神清亮,“轮胎和自行车在汴京贵族间掀起追逐浪潮。”
她顿了顿,“咱们得马车和自行车已涨了好几次价,依旧供不应求。”
武昭笑了,想起自已交给徽钦帝的东西,“这些日子生意收着点,朝廷有变故。”
“是,”荣娘低声应是。
武昭又道,“那些雨衣、雨鞋之类的东西,可以让底下人开始摆摊了。”
“是。”
荣娘眼眸又亮了亮,“主子,汴京城其他生意。”
“照原定计划进行就是。”
“是。”
武昭吩咐完事情让荣娘自已去忙,走了没几步便遇到一六七十岁老妪。
老妪身形佝偻,行动缓慢路过武昭时低声道,“赤龙。”
又轻又低的两个字,若武昭耳力差一些恐怕无法听清。
武昭脚步未停,从腰间荷包里取出那枚赤红龙形玉佩。
老妪看到之后脚下一个趔趄便直挺挺倒在武昭身上,武昭本能接住她,“来人,去请大夫。”
将人安置在荣娘找的屋子里,武昭屏退众人自已守在老妪床前。
没过多久,老妪缓缓苏醒。
武昭回想玉佩里丝帛上的名字,尝试着问,“段青玉?”
老妪晦暗眸光倏地一亮,勾唇浅笑,“这个名字,老妇许久未听过了。”
她挣扎着想起身,武昭将人按住,“无需多礼。”
段青玉眸光灼灼看向武昭,笑容和蔼,“小郡主同先皇后真像啊。”
“唉,”轻叹一声惋惜,“可惜先皇后为大雍劳心劳力,去的太早了。”
武昭抿唇,她皇祖母是在自已三岁时过世的。
她对皇祖母的印象已很是浅淡,看向段青玉询问,“赤龙卫这些年在何处练兵?还剩多少人?”
段青玉笑了,“我们这些老家伙,都隐匿在汴京城内。”
“每月初一十五,年轻人们会进山接受操练。”
她看着武昭,“至于人数嘛,新一代赤龙卫都是老一代后人。”
顿了顿,“如今算来也有八千之数。”
武昭点头,这个数字同她预计中差不多。
便听段青玉又道,“至于老家伙们,病的病死的死如今还剩不到五百人。”
武昭心里大概有数,又问了些赤龙卫细节。
越问眉头皱的越紧,原本皇祖母和皇祖父过世后留给赤龙卫一笔银钱。
每年以抚恤银的方式,由户部拨款给赤龙卫。
可听段青玉说,新帝登基后那笔银钱便断了。
也就是说这十几年,赤龙卫同普通老百姓一样。
一方面要为生计奔波,另一方面还要繁衍后代将赤龙卫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