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镇的义诊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苏瑶和济世堂的大夫们已经为许多居民诊治了疾病,看到患者们在治疗后逐渐好转,大家都倍感欣慰。然而,就在这时,一个特殊的病例让整个义诊现场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到了诊台前。老人身形消瘦,面色蜡黄,眼神黯淡无光,整个人显得十分虚弱。他的家人满脸焦急,还未等苏瑶开口询问,便急切地说道:“大夫,求求您救救我爹,他已经病了好久了,吃不下饭,身体越来越差,我们找了好多大夫都治不好。”
苏瑶连忙起身,将老人扶到椅子上坐下,轻声安慰道:“别着急,慢慢说,我们会尽力的。”她仔细地观察老人的气色,发现老人不仅面色不佳,嘴唇还干裂起皮,舌苔也布满了厚厚的白苔。接着,苏瑶开始为老人把脉,她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老人的脉象十分微弱且紊乱,这表明老人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
“大爷,您哪里觉得不舒服,能和我说说吗?”苏瑶温柔地问道。
老人微微张了张嘴,声音微弱地说道:“大夫,我这肚子总是胀胀的,不想吃东西,浑身没力气,晚上也睡不好觉。”
苏瑶点了点头,继续询问了老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和发病的过程。从老人家人的补充中得知,老人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一开始只是胃口不好,后来症状逐渐加重,还伴随着腹痛。他们在小镇上找了一些郎中,开了些药吃,但都没有效果。
苏瑶陷入了沉思,根据目前的诊断,老人的病症有些复杂,可能涉及到多个脏腑的问题。她转身对身边的大夫们说道:“大家过来一起会诊一下,看看这位老人家的病情。”
几位大夫围拢过来,依次为老人进行了检查和诊断。大家讨论得十分热烈,提出了各种可能的病因和治疗方案,但都觉得不太能完全解释老人的症状。
“苏医正,我觉得老人可能是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导致食欲不振和腹胀。但他的腹痛和睡眠不好又不太像是单纯脾胃问题引起的。”一位年轻的大夫说道。
另一位大夫皱着眉头说:“会不会是体内有瘀血,阻滞了气血运行,才导致这些症状呢?但从脉象上看,又不太典型。”
苏瑶认真地听着大家的分析,她知道,这个病例确实很棘手。她再次仔细地查看了老人的病历和之前服用过的药方,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线索。突然,她想起了一本古籍中记载的一种罕见病症,症状与老人的情况有些相似。
“大家先安静一下,我想到了一种可能。古籍中记载过一种‘虚劳臌胀’之症,与这位老人家的症状有几分相似。这种病症多由久病体虚,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血津液运化失常,形成臌胀。但这只是一种推测,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苏瑶说道。
大夫们听了苏瑶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认同。但如何治疗这种病症,大家还是有些犯难。因为这种病症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他们缺乏足够的经验。
“苏医正,那我们该怎么治疗呢?这种病症的治疗方法在医书上也没有详细的记载啊。”一位大夫问道。
苏瑶思考了片刻,说道:“既然是虚劳臌胀,治疗上应该以补虚扶正、调理脏腑、行气利水为主。我们可以先尝试用一些温和的补药,如人参、黄芪等,来增强老人的正气,同时配合一些理气和胃、利水消肿的药物,如陈皮、茯苓等。但用药一定要谨慎,剂量要适中,以免对老人的身体造成负担。”
大家都觉得苏瑶的方案比较合理,于是开始准备药方。苏瑶亲自为老人抓药,并详细地向老人的家人交代了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药一天吃两次,一定要用小火慢煎,煎好后温服。在服药期间,要让大爷尽量多休息,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不要吃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苏瑶耐心地说道。
老人的家人连连点头,感激地说道:“谢谢大夫,我们一定会照做的。希望我爹吃了药能好起来。”
苏瑶看着老人被家人搀扶着离开,心中默默祈祷老人能够康复。她知道,这个病例对于她和济世堂的大夫们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但她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不断探索和尝试,就一定能够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更多的疑难病症患者带来希望。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苏瑶一直关注着老人的病情变化。她不时地询问老人的家人服药后的反应,并根据情况对药方进行调整。同时,她也组织大夫们继续研究这个病例,希望能够从中学到更多的经验,为今后治疗类似的病症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