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63章 涨价

执掌风 酱子的话 3918 字 2025-01-21

赵村长见到是他,换上一脸笑。

骆怀希现在可是举人老爷,比他这个村长官可大多了,日后说不定也像赵家树一样,能当上官老爷。

“怀希啊?我刚说了,罚她们跪祠堂,跪三日”。

赵村长笑呵呵打量骆怀希神色,心里祈祷他能同意,可千万别把事情闹大。

骆怀希侧头看薛彤,见薛彤点头,于是他也点头,“按夏国律法,偷盗者下大牢,少则三年,多则十年八年,更有甚者砍双手双脚以示惩戒,这次是看在村长的份上饶了你们这次,若是还有下次…”

骆怀希的狐狸眼扫视她们的手和脚。

王婆子和大嘴巴只觉得头皮发麻,后背凉飕飕的,好汉不吃眼前亏,面对有功名在身的骆怀希,他们还是信上几分的。

况且,村长说三日还能真的罚三日?即便是真的,可祠堂在村尾,根本没人看的到,到时她们想跪就跪,不想跪谁也管不着。

哪知道赵村长还真的派专人盯着,只要看着她们罚跪,村长家管一顿饭。

这样的好事村民们都抢着干,且都尽心又尽力。

第二日一早,薛彤门前围满人群,他们脚下都放着装满乌桕子的竹筐,却无一人上前敲门。

他们一个看向一个,都希望对方牵头。

有人终于忍不住了,提议道:“我说赵老三,薛东家不是说了,不收你们家的乌桕子,你咋还来了?”

他之所以这样说,不是替薛彤打抱不平,而是以这样的方式逼迫赵老三牵头。

赵老三猴精儿,如何不知晓他的算盘。

“她说的是不收大嘴巴的,可没说过不收我的,虽然我没读过书,可你也别想忽悠我”。

那人噎住,仔细回想一下昨晚的话,好像确实说不收大嘴巴,没提到赵老三。

另外一个婆子捶着老腰说道:“可你们是一家子,说她就等于说你,但你来都来了,总不能空跑一趟吧,你去敲门”。

他们刚刚在路上提议过,一起向薛彤说涨价的事。

到了门前一个个打起退堂鼓,都想让别人出这个头,然后他们做既得利益者。

“你们咋不去,仗着人多都欺负我”,赵老三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

这下大家伙儿一块起哄,“人家都不让你们来了,你家非得来,你若是不敲门,那你就回去吧,薛东家说过不收你家的乌桕子”。

他们一个两个都这样说,赵老三只能硬着头皮上前。

“咚咚咚”三声门敲响后,小红将院门打开。

“这么早就来了,都搬进来吧”。

小红侧过身,给他们让路。

奇怪的是,他们都低下头看自已的脚尖,没一个人动。

“你们咋都不进来?”小红好奇问道。

有人走上前推了推赵老三,示意他快点开口。

赵老三扭头看了一眼身后,见他们都对他使眼色,眼珠子转了转,说道:“那个什么,是这样的,我们天不亮就上山去采乌桕子,家里的活和孩子们都顾不上,你看,能不能问问薛东家,给我们涨涨价格”。

赵老三开个头,身后人群纷纷出声,“是啊,能不能给我们涨点儿”。

“你们一根蜡烛能卖到四百文,我们一筐才十文,太低了些,要不这样吧,我们也不多要,你们就给我们一筐按十文,怎么样?”

那人说完得意的回头,想要众人夸赞他。

果然附和他的声音一阵接一阵,“十文,十文,十文”。

“小红,回来吧,咱们不收了”,薛彤使用内力的声音从后院传到前院,且十分真切,就好像在耳边说的一样。

小红听话照做,将院门紧紧关上。

这是什么意思?不收了?那他们采来的乌桕子怎么办?又不能吃又不能用,就连喂牲口都不吃。

乌桕子在她们手上就是一堆废物。

那群人全都傻了眼。

赵老三都要哭了,他蹲在地上开始抹泪,“都怪你们,这下好了,她不肯收咱们可咋办?”

那群人也不知道该咋办,他们从来都没想到薛彤会不收,一个蜡烛四百文,她不收用啥做蜡烛,难道她会忍心舍弃那桩生意?

显然有人想到这点,胸有成竹的说道:“她这叫…这叫缓…缓兵之计,对缓兵之计”。

村民们不懂啥意思,他就给解释,“意思就是骗咱们的,让咱们大家伙儿着急,你们想想,咱们一着急了可不就又按原价吗,你们再想想,若是咱们都不急,最急的人是谁?”

村民们如同醍醐灌顶一般,一个个眼里透着精明,可不就是这个意思。

“我说大柱子,还得是你,当年那几天的书真是没白读”。

大柱子十岁时,上过几天学堂,后来因为他爷爷病了家里没钱,就让他休学了,最喜欢听到别人夸他读过书。

大柱子扬起高傲的头颅,一脸得意。

“那你说,接下来咱们该咋办?我们都听你的”。

“对,都听你的”。

大柱子二十出头的年纪,皮肤黝黑个子不高,下巴上没有胡子却还学着捋胡子,“要我说,咱们全都回去,等她来求咱们,到时…”

“到时怎么样?你快说啊 ”

“到时想要加多少价还不是咱们说了算?”

对啊,村民们满脸的喜色,就差手舞足蹈了。

小红将他们的话原封不动转述给薛彤。

薛彤听后轻轻摇头,“小红,你去趟隔壁靠山村,就说我这里收乌桕子,每筐五文钱,有多少要多少”。

赵家湾的人既然觉得卖给她吃亏了,那就让他们留着吧,留在手里肯定不会吃亏。

小红抿唇轻笑,这招好啊,这下主动权还在她们手里。

暗自赞叹她家姑娘就是聪明。

薛彤可不是和村民玩心眼儿,她既不想求人,生意又耽误不得,不得不这样做。

就在赵家湾的村民翘首以盼薛彤妥协时,有人身上背着乌桕子,三两成群进村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