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个菜园子,还只种下一棵辣椒秧苗,薛彤心满意足地拍去手上的尘土。
明日也要种些大白菜才行,要是有黄瓜和西红柿就更好了。
不过这个时代连辣椒都没有,更别说西红柿。
为了吃肉,为了换上一张柔软的床,还为了早日住上大房子,薛彤再次化身为采蘑菇滴小姑娘,当下糊口才是急中之急。
只是蘑菇刚采到一半,天空乌云极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电光划破长空,犹如银蛇破空,雷霆轰鸣震天响?
一道闪电劈下,闪电褪去时,地上躺着一个黑影。
以她多年为人的经验来看,那道黑影应该是个人。
薛彤小心翼翼地走上前,看穿着打扮不仅是个人,还是个男人。
待走到近前时才发现,地上的是个细皮嫩肉女扮男装的女人。
“姑娘,你醒醒”,薛彤抬头她的头靠在自已身上。
无论她如何呼唤,那姑娘始终未睁开眼,如果不是薛彤用手指探过鼻息,都会以为那姑娘被雷劈死了。
既然是昏厥,那便先晕着吧,薛彤把她放平,继续采蘑菇,明日酒楼的量还没采够。
趁着暴雨下来之前,还是先办正事要紧。
豆大的雨点滴下,竹筐终于采满了。
她背着竹筐走了一截又折返回来,那么大个活人,万一被雨淋死怎么办?
“唉!”薛彤深深叹气,“我自已都快养不活了,这下又捡一个”。
又不是小猫小狗,一个大活人要地方睡,还要吃饭。
如果病得严重还要请大夫,无论哪个年代看大夫都是笔不小的开支。
想起身上为数不多的几十文钱,薛彤再次燃起丢下她的念头。
密集的雨点落在地面,变成一个个水泡,又散开,形成水韵。
胸前背着一竹筐蘑菇,身后拖着晕倒的姑娘。
踉踉跄跄回到破院时,全身已经湿透。
先给那个晕倒的姑娘擦拭头发,脱掉她的衣裳找来一套自已的衣裳给她,这才给自已擦干。
以前的她从来不会多管闲事,即便有个人在她面前嘎了她都会两眼空空。
两世为人心却变得软了,对了,现在的心脏不是她的,是那个花痴恋爱脑的心脏,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会心软了。
煮好稀粥之后,那个姑娘还没醒,薛彤看着她满脸通红像是被煮熟的螃蟹,都不用伸手去摸就知道,她肯定是发烧了。
得,想省钱是不能了,唉,薛彤再次叹气。
越是缺钱就越要花钱。
外面下着大雨,天色也晚了,有天大的事也要留到明天。
她的脑子告诉她,如果那个姑娘死了,就把她拖出去埋了,可她的心脏一阵阵抽搐,薛彤骂骂咧咧的出门去找大夫。
“这下你满意了吧,请大夫吃药,身上这点钱肯定不够,到时还得欠账”。
她的心脏不再抽搐,想必是满意了。
赵家湾没有土郎中,隔壁村倒是有一个,薛彤把竹筐扣在头上防止脑袋林雨,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隔壁村。
大夫家漆黑一片,这个时代没有娱乐项目,天黑就上床睡觉。
大夫刚刚躺下就被薛彤叫起来。
三十多岁的年纪留着一把山羊胡。
本以为会有起床气,却没想到大夫极其和善。
“可是家中有人生病?”
那大夫把薛彤请进屋,在烛光的映照下才看清,是十里八乡都出了名的倒贴女。
满屋的药香,黄大夫的夫人重新添了一盏油灯,屋内更亮了。
薛彤说明来意,黄大夫看了看门外的瓢泼大雨,又仔细问了问病症,便给她抓了两副草药。
薛彤提着两包药,有些担忧,“你真的不用去诊脉吗?”
“三日之内能醒就能活,醒不来就趁早发丧,要不然天气热尸体容易长蛆”。
薛彤没好气的翻个白眼,“你倒是想得周到”。
只听病症便知感染风寒,喝下这药也就好了,后面的话是黄大夫吓唬薛彤的,只因她名声不好,黄大夫想戏弄戏弄她。
两副草药花去薛彤八十文,她庆幸大夫因为懒而没有出诊,不然她肯定得赊账。
回到家时,那个姑娘睡得深沉。
草药煮好后喂她喝下,薛彤困得哈欠连天,搂着那个姑娘一起睡在三块木板上。
以至于第二日起床时,腰酸背也痛。
别看黄大夫神神叨叨的,却还有些本事,那姑娘果真退了热,只是还未清醒。
薛彤没功夫照顾她,只把煮好的粥放在床边,“你如果醒了就自已吃,我还要去挣钱,不然下顿就得扎脖”。
没钱吃饭可不就得把脖子扎起来吗,这姑娘命好,遇到她这个大善人管吃管住,如果她没饭吃,可遇不到这么好的人。
薛彤这样想着,丝毫没注意到那姑娘跳动的眼皮。
雨后初霁,天空如洗清新宜人,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
说来也奇,道路两侧摆摊卖蘑菇的今日一个都没见到,正在薛彤狐疑之时,那个卖珠花的大娘神神秘秘的走过来。
见左右无人低语道:“那几个卖小蕈的人被官府抓了,你快逃吧”。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她明确说过那些蘑菇有毒,可是他们偏偏不听,真是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不过只要做熟了吃,虽然可以看见太奶,却不致命。
那些人关上几天罚几两银子也就放出来了。
薛彤感激给她报信的珠花大娘,从身后的竹筐里抓出两把蘑菇,“大娘留着吃吧,这小蕈味道才好呢,可鲜了”。
她见大娘一脸吃瘪的表情,又说道:“我采的小蕈绝对没毒,而且我也不在这里卖了”。
她现在有更好的去处,不用风吹也不用日晒,只要送去就拿钱。
珠花大娘这才知道,薛彤不再和她一样是摆摊小贩,而是更高一级的走贩,羡慕极了。
薛彤来到酒楼时,刚好遇到办案的官差。
“你也是卖小蕈的?那和我们走一趟吧”。
刚要辩解几句,掌柜的笑着迎上来,“官爷,这位是薛姑娘,专门为我们福来酒楼送菜,她不曾在集市上售卖过小蕈,我可以作证”。
薛彤感激的看了掌柜一眼,待她的辣椒成熟后,一定让福来酒楼成为她第一位顾客。
能开这么大的酒楼,早就把官府疏通好了,那两个官差交换眼色,再次看了看薛彤没再多言。
待官差离开后,薛彤对掌柜道谢。
掌柜的无论何时都是一张笑脸,是沾了月牙眼的光,“应该是我谢谢薛姑娘才对,你提议的那几道菜加了小蕈之后,味道鲜美口感极佳”。
虽然没有全部卖完,可剩下的那些不够新鲜,他们酒楼主打食材鲜嫩,所以每日二十斤完全可以卖掉。
一串铜钱放进竹筐,心里再次有了底气,可这底气还没捂热乎,买完油盐后只剩下二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