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之后,回到旁边不远的第一军分区驻地的李云飞,立即组织新二团新四团前来参会的人员就接下来作战计划进行了商议。
同时参与商讨的还有军分区政委刘棕、军分区参谋长钟辉,以及军区直属炮兵营的营长和教导员。
作为第一军分区政委,是这次会议职务最高之人,因此刘棕率先开口道:
“这次军区给我们第一军分区任务很重,但我相信在李副司令的指挥下,我们一定能够完成军区交给我们的任务。
作为军区政委,我首先在这表态,此次作战,我绝对不会干预李副司令作战部署,并且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在政委话音落下之后,作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的李云飞,在感谢了一番政委的支持之后,就将话题引到了作战方案上面。
“由于马邑是小鬼子此次对我们军区进攻的前沿基地,因此在这里不仅有着大量的物资,同时还布置了重兵。
根据最新消息,小鬼子目前在马邑城之内,不仅有一个独立大队,还有一个骑兵中队、一个工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另外还有一个伪军骑兵团,一个伪军步兵团。
另外,我们一旦对马邑城发动强攻,还必须要考虑到大同亦或者是太原等地机场小鬼子的飞机,以及马邑城周边小鬼子的援军。
……”
听着李云飞对目前情况的介绍,在场几人内心压力骤升。
马邑城内鬼子人数接近两千,还有两千多鬼子伪军,另外还有飞机可以支援,周边又有着援军。
尽管新二团和新四团加上军区直属的炮兵营,人数有七千余人,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里面有着不少新兵,打打顺风仗还行,陷入焦灼战能有几分战力,在场几人心里都没底。
作为新四团团长的邢志国,虽然和李云龙孔捷丁伟李文英等人是老战友,但之前和李云飞并没有多少接触。
不过这几个月也听了李云飞不少消息,知道李云飞打鬼子相当有一套。
甚至可以不客气的讲,小鬼子这次之所以计划调集重兵进攻军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李云飞。
而且军区首长既然让李云飞指挥第一军分区此次作战,他听从命令就行,因此在李云飞话音落下之后,立即表态道:
“李副司令,我们新四团两千三百余名战士都听你指挥,我相信在你的指挥下,我们必然能够完成这次艰巨的任务。”
邢志国表态之后,作为军区炮兵营营长的杨华也表态,在此次战斗中全权听从李云飞的指挥。
“既然大家都信任我,那我就谈谈我的计划,若有不妥之处,也请大家提出来,进行共同商讨。
在我们攻占马邑城之前,马邑地区以外的鬼子,我们不需要在意,那些地方自有第三军分区和第二军分区负责阻击。
至于马邑地区周边属于我们第一军分区的几个县城小鬼子可能来援,则交给新二团一营和几县县大队,由钟参谋长负责指挥,陈春阳副团长协助。
新二团其余部队加上新四团以及军区直属炮兵营,由我带领,强攻马邑城。
具体作战如下,……”
在听完李云飞详细作战计划之后,作为军区政治部主任兼新四团政委的李文英,提出强攻马邑城代价太大,是否可以通过围点打援的方式,调出小鬼子在马邑城内的一部分兵力。
“老邢,若是有充足的时间,小鬼子没有这次扫荡计划,我也不会作出强攻的计划。
因为军区的计划,这次我们不得不进行强攻。
而且这样也不是没有好处,一是锻炼了我们部队攻城的能力,为其他部队提供经验。
另外我们也能够回应山城那边对我们的污蔑,让山城那边知道,我们绝非游而不击。
而且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新二团,不仅重新建立起一个拥有四门九二式步兵炮和四门九四式山炮的炮兵连,另外还有一个防空连。
加上军区直属炮兵营,我们总共拥有十门九二式步兵炮,八门九四式山炮,这样的火力,足以保证我们攻占马邑城。”
听着李云飞此言,不要说邢志国和李文英,就是军分区政委刘棕内心也极为的惊讶。
要知道在军区建立之后,李云飞新二团的加强炮兵连,直接被划到了军区,组成了现在的军区直属炮兵营。
而根据新二团报上来的消息,虽然重新组建了炮兵连,但只拥有八门迫击炮。
没想到真实情况却根本不是什么迫击炮,而是四门步兵炮和四门山炮。
同时内心也感叹李云飞搞装备的能力,其他部队都是人多枪少,李云飞这里只要加入新二团,就会立即授予枪支,子弹虽然和小鬼子有一些差距,但每人也有五十发。
这不要说在八路军内部,哪怕在国军里面,也只有少数部队能够达到这一标准。
也就是小鬼子不给李云飞发展时间,加上李云飞资历尚浅,要不然李云飞短时间之内完全能够统领一支数万装备精良的部队。
既然有了这么强的火力,在场几人也就同意了李云飞强攻马邑城的计划。
针对周边县城小鬼子援军,李云飞也将新二团八门迫击炮全部加强到了一营,若周边小鬼子龟缩不出还好,一旦小鬼子来援,直接予以消灭。
一营目前虽然还没有满编,但也已经有了一千二百余人,加上有游击队支援,还有八门迫击炮在手,对于小股小鬼子援军,完全有能力围歼。
……
在第一分区各部队秘密准备的时候,防守兵团三个团组成的东进支队也在支队长王桢的率领下以昼伏夜行的方式向着晋西北而来。
小鬼子蒙疆守备司令部同样没有闲着,为了能够彻底剿灭晋西北的八路军,特意联系了第一军司令梅津美智郎。
由第一军阻挡八路军在晋东南的部队进入晋西北支援,同时防备晋西北八路军向晋东南方向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