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心里话,
林倩雅很同情刘教授,
毕竟刘教授是她导师。
可她心脏现在在狂跳着,
她都不知道,为什么李少白的成功,会让她这么兴奋,这么激动。
刘教授低沉了一会儿后,
重新戴上眼镜,
从打击中恢复了过来。
“小林啊,让你见笑了!
其实,这枚芯片正是我想要研究出来的终极样态,
它现在就在我面前,等于是把梦想摆在了眼前,
这么直面自已的梦想,其实我挺高兴的。
咱们具体说说这枚芯片吧!
我把这枚芯片,称之为3nm芯片终结者……
对,此芯片一出,诸神规避!”
刘教授这时突然眼睛一亮,
笑道,
“对了,受到打击的,又何止是我们?
国外那些研究芯片的,哪一个最终不拜倒在这枚芯片之下?
想想都可笑,他们研究来研究去,拼命地跑,最终发现,
龙国早就有一种芯片已经在重点位置等他们了,
哈哈……”
“不过,我们不会告诉他们,
让他们去瞎跑吧,累死他们!”
刘教授风趣地说道。
林倩雅拿过报告,
她要看看,被刘教授称之为芯片终结者的芯片,
到底是个什么性能。
看到那一行行华丽到夸张的数字,
林倩雅感觉都喘不过来气了,
好像那些数字是一颗颗恒星,迎面朝她撞来一样。
林倩雅凭借着强大的毅力,
最终把所有的数字看完,
这时她才发现,她已经湿透了!
刘教授微笑道,
“瞧瞧你一脑门儿汗,你也看明白了吧?”
林倩雅点了点头。
“你总结一下这枚芯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林倩雅平复了一会儿,才可以开口说话,
“刘老师,我简单说一下,说的不对的地方您给纠正!”
“我觉得,这枚芯片最大的优势,在于AI算力上。”
“AI芯片,又叫加速器,AI芯片是否强大,运算速度绝对是黄金标准。”
“这枚芯片在处理大数据以及并行数据问题上,几乎看不到有延迟的情况。”
等到林倩雅说完,
刘教授拍了拍巴掌,
“很好,你说得非常好。”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加装这种芯片的机器,
可以实现真正的,自主行动的能力。”
刘教授说完后,眼睛望向斜上方四十五度角,
口中喃喃说道,
“等着吧……
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就要来临了!”
林倩雅看着刘教授所看的方向,
看到了什么景色其实并不算什么,
林倩雅看到的是,李少白通宵达旦改造芯片,
然后,这枚芯片终结者芯片诞生了。
只是一个通宵时间,就有这么大成就?
林倩雅的认知中,
完全没有想过世界上还有如此强者存在。
……
“哈哈……”
于部长一下车,爽朗的笑声就响了起来,
他大声对迎接他的林建军说道,
“老林啊,真是让我好等啊!”
“你不知道,我等这一天多难熬,总想着你能告诉我来参观的好消息。
今天终于被我等到了!”
林建军笑着,跟于部长握了握手!
“欢迎首长莅临参观!”
于部长跟林建军握完手后,
又把手伸向李少白,
微笑道,
“李少白,我记得你,感谢你为咱们军队做出的卓越贡献。”
李少白礼貌性地跟于部长握了握手。
这次于部长来也不是一个人来的,
经过介绍后,
几位陪同人员都不是简单人物。
除了几大战区的副司令级别人物外,
还有几名坦克专家,
专门研究坦克作战理论以及未来发展领域的专家。
于部长也直言不讳,
带几个专家过来的目的,就是现场评估一下二代无人坦克。
让于部长感到有点儿不理解的是,
上次他来到这里,
设计院项目组的成员,一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可是这次,他更重视了,
项目组的人一个个的都显得无精打采的,
看上去一点儿都不兴奋,
一个个笑着,也像有人扯着他们的嘴角笑一样。
“同志们都累坏了!
你们放心,你们所有的付出,国家不会忘记!”
于部长以为打个强心剂就能好,
他哪里知道,
项目组的人都知道3代芯片的事,
对于二代无人坦克,都提不起精神,
绝不是简简单单一针强心剂就能见效的。
……
在一行人陪同下,
参观团队进入到了指挥中心里。
于部长站在大屏幕前面,摩拳擦掌道,
“都准备好了吧?准备好了,现在就可以开始了!”
林建军亲自下命令道,
“测试组,开始测试二代无人坦克。”
随着林建军一声令下,
二代无人坦克粉墨登场。
于部长看着驶向场地中心的二代无人坦克,
惊诧道,
“呦呵,这二代无人坦克一点儿也看不出来99坦克的影子啊!”
之前一代无人坦克,于部长是亲眼见过的,
尽管一代无人坦克也算是大改,
但地盘及车身部位,多少还能看见99坦克的影子。
这二代坦克完全不一样了!
底盘更低,炮塔更低,整体呈流线型设计。
这种流线型设计,一是为了降低风阻,
这说明二代坦克肯定有更快的速度,
二是流线型车身,可以增大炮弹击中后划开的概率。
林建军解释道,
“我们这款二代无人坦克,最大的改变就是整车重量大幅减轻,
减到原来一半的重量,战斗全重只有25吨。”
一名专家皱眉道,
“坦克重量是不能随便乱减的,
重量减轻,意味着要牺牲掉防护能力。
防护能力不足的坦克,还能叫坦克吗?那叫装甲车。”
林建军微笑道,
“专家同志,请您注意,我们这是无人坦克,
里面没人,厚重装甲也就失去了意义。
再说,我们也不是一味地缩减重量,
至少100毫米以下的炮弹,仍旧拿正面装甲无可奈何。”
专家反驳道,
“也就是说承受不住100毫米以上的炮弹呗?
战场上,具有100毫米以上的装备比比皆是。”
林建军微笑道,
“专家同志,这么说就有点儿抬杠的意思了。
按照你的说法,就算是造出来一公里厚的装甲也没什么意义。
我们这辆无人坦克,应对100以上口径火炮的办法是,
速度和……进攻能力!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没等敌人发炮,我们已经宰了他!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