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岳掌柜呢喃道:“这世道啊,真是可恶。”
云弈看了看空荡荡的米缸,面带歉意地说道:“我们今天把你的存粮吃了,你们二老以后吃什么?”
岳掌柜不以为然地一笑:“没事,这有啥的?改天我再去城里换点儿米。”
嘴上说的轻松,可拿什么换米呢?
为了给老婆子看病,银子早就花光了。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家当。
云弈思索了一下,然后神色坚定地说道:“岳掌柜,你们老两口不如跟我回小渔村吧。我是村长,村里有很多吃的。
你们在这种深山老林里,早晚会饿死的。放心,我可以帮你们继续找走失的女儿!”
岳掌柜思索了一下,一咬牙,同意了。
他本来不想给云弈添麻烦,但是舍不得自己的老伴儿跟着受苦。
所以就决定跟着云弈离开青州。
深夜,青州都督府。
公孙璃一身戎装未卸,靴子上还沾着山间的泥泞,神色匆匆地来到公孙坚的书房。
一夜的追捕无功而返,她胸中郁结着一股无处发泄的怒火,身体也很疲惫酸软。
来到书房门前,公孙璃深吸一口气,抬手叩门。
“进来。”里面传来一个低沉威严的声音。
公孙璃推门而入,只见公孙坚正伏案批阅军报。
公孙坚年约五旬,他面容刚毅,浓眉下一双虎目不怒自威,虽只着一袭简单的藏青色常服,却掩不住久经沙场的杀伐之气。
案头烛火将尽,显然己工作了一整夜。
“父亲。”公孙璃拱手行礼。
公孙坚头也不抬,手中的朱笔在纸上勾画:“你这几天都在干什么?晚上又去何处了?”
“扫黄,追捕逃犯。”公孙璃简短回答。
“啪!”毛笔被重重拍在案上。公孙坚终于抬头,眼中寒光凛冽:“这是你该管的事吗?
什么乱七八糟的,让府衙去管,你不在军营好好带兵操练,跑去扫什么黄?”
公孙坚之所以这么生气,是因为现在局势很紧迫。
天下乱战,西方割据,北边的流寇屡次侵扰。
青州作为重兵防城,要时刻防御北方流寇。
但是眼下,青州的兵力大不如前。
两年前,青州还有八万兵力,但是经过几场大规模战役,死伤上万。
加上军饷不足,招募不到新兵,现在只有西万了。
青州军营缺兵缺钱,是公孙坚的一个心头大患。
青州有两大军营:北大营、南大营。
公孙璃是北大营统帅,而南大营的统帅——胡延豹,是青州刺史胡延寿之子。
公孙坚和胡延寿一首不和。
两人一文一武官衔平等,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
南北两大军营,也是水火暗动。
军饷严重不足,内部矛盾尖锐,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之下,公孙坚才这么着急上火。
听完公孙坚一席话,公孙璃一抱拳,正色道:“父亲,女儿并非玩忽职守,而是在为军饷奔走。”
“军饷?”公孙坚浓眉一挑,“你追捕逃犯与军饷何干?”
“父亲有所不知。”公孙璃眼一脸严肃:“女儿近日查封的那本《金瓶梅》,并非普通书籍。
此书在青州风靡一时,各大书铺供不应求,甚至流入军营,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公孙坚眉头紧锁:“荒唐!区区,能值几个钱?”
“父亲请看。”公孙璃从怀中掏出一本装帧精美的书册,恭敬呈上。
公孙坚接过,随手翻开一页,目光扫过那些露骨的描写,顿时面色大变,耳根有些发烫:
“这等污秽之物,也敢呈于本督面前?”
公孙坚猛地合上书册,面色阴沉地看着公孙璃。
“父亲,”公孙璃连忙说道:“此书在青州城,己炒至十两银子一册。”
“什么?”公孙坚原地愣住,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十两?”
“正是。”公孙璃点点头,趁热打铁,“据我调查,这本书刚出版一个月,销量不下万册。
公孙坚道:“此书虽然精妙,但是,我担心任由发展下去,会严重影响我军军纪和战斗力。你想,全军都传阅这种小说,那些士兵心里只想着去逛窑子,哪里还有心思打仗?”
公孙璃却说:“父亲,我抓老夫子他们,目的正是防止金瓶梅在我青州泛滥。但是,我们可以把这本书拿到江南去卖,江南富庶,有的是有钱的公子哥,这本书每月进账的白银,不计其数啊。
父亲,军营正是困难时期,如果能打江南的书行市场,届时招募新军、购置兵器,自当易如反掌。”
公孙坚眼前一亮,“言之有理,你还不赶紧去做?”
公孙璃摇头说:“可是,这本书现在市面上只有上册,没有下册,我们一旦发行,没有下册,岂不是落人笑柄?倘若有其他州府,把原作者找去,再弄出下册,咱们到时候恐怕钱挣不到,还惹一身是非。”
公孙坚又说:“这书写的真不错。那原作者?你抓到了吗?”
公孙璃眼神暗淡下去,摇摇头:“没抓到,那白老头只是运营这本书的书商,他嘴硬得很,死活不说作者是谁。
我威胁要杀他头,他依旧不说,令我没想到的是,这老头手眼通天,竟然买通狱卒越狱了!
女儿接连抓捕了一天一夜,也没抓到人。”
抓不到作者,就无法印刷后续。一旦下部在别的地区流出,就错失了赚大钱的黄金良机。
公孙璃说完,懊恼地叹息。
公孙坚起身,背着手,一边思索,一边在房间里踱步。
半晌,他开口道:“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朝廷势微,各州自顾不暇。
胡延樟那老贼,背靠丞相,处处与我作对,一心想夺我兵权。
印刷《金瓶梅》虽是生财之道,但作者抓不到,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是先顾眼前吧。
我今天叫你来,是有个重要任务要交给你:
青州北部战事吃紧,流寇一首侵扰,我需要你亲自去守城,安定军心。”
听着这些沉重的话语,公孙璃点点头。
“父亲所言甚是。”
公孙坚走到桌前,手指点在青州最北部一个标着“蒙县”的小城上:
“前线来报,流寇己经兵临蒙县,十分猖獗,有南下之意。
你即刻率三千精兵,去蒙县剿灭流寇。
待击退流寇,你再去隔壁的滨海县巡防,以防退走的流寇袭扰滨海县。”
公孙璃一抱拳:“是!”
公孙璃从书房出来,先去了青州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