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7章 街头诗会,小有名气

执掌风 守望海豚 3390 字 2025-06-13

第7章:街头诗会,小有名气

周良站在书坊门口,望着手中的回信,嘴角微微扬起。苏锦站在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他们愿意印了?”

“嗯。”周良点头,将信纸折好收入怀中,“王掌柜说,第一批先印三百册,若卖得好,后续还会加印。”

苏锦眼中闪过一丝欣喜,“那我们接下来是不是该准备下一场诗会了?”

“是啊。”周良看向街市方向,“上次的反响不错,这次我想办得更正式些。”

他们回到家中,便开始筹划这场街头诗会。场地是个问题,集市上最热闹的地方早被占满,周良皱眉思索时,苏锦却己悄然出门。

傍晚时分,她回来时脸上带着笑意,“谈妥了,在东街口,靠近茶楼那边,地方宽敞,人也多。”

“你怎么做到的?”周良惊讶。

“我去找了张管事,说了咱们的打算,还给他念了几首你写的诗。”苏锦轻声道,“他说最近镇上有贵人要来,集市会热闹一阵子,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宣传。”

周良听后若有所思,“贵人?”

“具体是谁还不清楚。”苏锦摇头,“不过张管事答应帮忙照应,至少不会有人捣乱。”

筹备顺利进行,到了诗会当天,天还未亮,两人便己起身。苏锦将昨夜抄好的诗稿放入布袋,又取出几支炭笔备用。周良则调试着吉他,确保音准无误。

到了东街口,己有三三两两的行人驻足观望。周良抱着吉他站上临时搭起的木台,苏锦在一旁铺开宣纸,准备记录。

“诸位乡亲,今日不为别的,只为与大家共赏诗词之美。”周良开口,声音清朗有力。

围观者寥寥,有人交头接耳,有人干脆转身离去。周良并不气馁,拨动琴弦,悠扬的旋律在晨风中飘荡。渐渐地,人群多了起来。

一曲终了,周良随即吟诵一首《春日即景》,诗句清新自然,节奏明快,立刻引来掌声阵阵。苏锦趁机解释诗句含义,让观众更容易理解。

人群中,一位年轻人听得入神,走到近前,低声问:“这乐器叫什么名字?我以前从没见过。”

“吉他。”周良笑着回答,“你可以试试。”

年轻人接过吉他,笨拙地拨弄琴弦,惹得周围人笑出声来。周良也不恼,耐心指点,气氛逐渐活跃。

正当诗会渐入佳境时,几个衣衫不整的人挤进人群,其中一个高声喊道:“你们这些文绉绉的东西,谁看得懂?不如来点实在的!”

众人纷纷侧目,场面一时有些混乱。苏锦眉头微蹙,悄悄拉了下周良的手。

周良却神色不变,笑了笑,“这位兄台说得对,诗词若不能打动人心,便是失败之作。”

他转向观众,“不如这样,大家随意出题,我现场作诗,若是不好,我请诸位喝一碗酒。”

人群中有人喊道:“那就写写今天吧,春日集市,如何?”

周良闭目沉思片刻,随即开口:

“柳絮飞花舞市尘,小桥流水映青云。

商贾云集争喧闹,孩童嬉戏笑声频。”

诗句一出,人群顿时安静下来。苏锦提笔迅速记录,并逐句解释。围观者听得入神,不少人连连点头。

那位衣着朴素但气质不凡的中年人站在人群后方,默默点头,似乎对这首诗颇为欣赏。

那几个捣乱的人见状,脸色难看,其中一人冷哼一声,转身离开。剩下几人也讪讪地退到一边,不再言语。

诗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继续进行。周良接连作诗数首,有写景、有抒情、也有调侃世态的打油诗,风格各异,却都朗朗上口,引得众人争相传颂。

日头偏西,诗会接近尾声。人们意犹未尽,有人掏出铜钱投进盛满水的瓦罐中,作为赏钱。苏锦一一谢过,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散场时,那位中年人走到周良面前,拱手道:“阁下才华横溢,不知可愿随我去府上一叙?”

周良愣了一下,正欲开口,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身着青衣的小厮匆匆跑来,手中拿着一封书信。

“周先生,我家老爷请您过府一叙。”

周良与苏锦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疑惑。那位中年人微微一笑,“看来,不止我一个人想见你。”

话音刚落,他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人群之中。

周良低头看着脚边的瓦罐,里面己积了不少铜钱。他回头望向苏锦,只见她轻轻抚摸着鼓囊囊的钱袋,眼神中透着温柔与坚定。

“我们……好像真的有点名气了。”苏锦轻声道。

周良点头,“这只是开始。”

就在这时,一只麻雀从头顶掠过,惊落了他肩上的草帽。他弯腰捡起,抬头望向远方,心中隐隐觉得,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