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城南外,张勋与桥蕤、韩暹、杨奉等三万大军严阵以待,好不威风。
骄阳似火,映照于下邳城领兵之将。
一身材伟岸将领为首,驱策赤兔马,头戴闪耀的紫金冠,身披龙鳞甲胄,手持方天画戟,背上绣有百花图案之蜀锦披风,威风凛凛,其人乃是吕布。
右下首一小将,身着黑色甲胄,胯下一匹高头大马亦是通体漆黑。但见其后背负一对西尺双戟,于马背上却执月牙戟,戟尖于阳光映照下寒光闪闪,此子正是高泽!
吕布身后,七勇者紧随其后,气势磅礴,勇不可挡。高泽之畔,一位身高八尺余的壮汉傲然挺立,其后,数百勇士身披坚甲,阵列成行,静谧无声,却令人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威压。
在这紧张的对峙时刻,袁术阵中一骑缓缓而出,此人锦衣华服,手持黄卷,看起来倒是显赫非凡。
“吕布!我乃韩胤,肩负仲帝使命!此行给你最后通牒!若不将汝爱女与我仲帝之子缔结姻亲,将无他路可寻!待我大军。。。”
吕布冷哼一声,打断韩胤的话语:“哼!某若不从,又能如何!今天子在许,袁术公然自立为伪帝,不尊朝廷,有何颜面派遣使者与某结亲!”
言毕,吕布高举方天画戟,目光如炬,首先指向高泽,而后首指韩胤:“天子使者己至,若尔等仍执迷不悟,某!必将手刃尔等!”威势逼人,令人生畏。
“好,既如此,来人,准备攻城!”张勋一声令下。
然而,吕布趁其分神之际,眼神示意韩暹、杨奉,后者二人眯着眼睛、默契地对吕布点了点头。
随着三通鼓声,张勋挥舞大刀,高呼:“全军突击!破城后,尔等自由一个时辰,上!”言罢,他策马冲向下邳南门。
“上!”袁术军,准确地说是张勋的部下,紧随其后,士气“高昂”。
“众将士,随某破敌!”吕布手持方天画戟,指向张勋,随后一骑绝尘,如闪电般冲向敌阵。
“吼!”吕布一方虽兵少,但喊杀声震天,盖过了敌人的喧嚣。
阵中,吕布手持方天画戟,戟影如狂风暴雨般翻飞;高泽胯下良驹虽逊赤兔不少,却也后脚赶到,手中月牙戟或劈或刺,其势不弱于吕布;
片刻,张辽等人继而加入,转瞬之间竟压制住了张勋本部人马。
“咳咳咳!二位将军,速速率领众将士冲锋!待破城之后,吾必在仲帝面前为你们美言,他日封赏定然丰厚!”张勋艰难地边砍倒数名士卒,边转身高呼。
韩暹与杨奉目光交汇,随即指挥麾下兵士,如潮水般涌向战阵。在杨奉军中,一位副将身形魁梧,头颅高昂,挥舞开山巨斧,骑马冲锋之际,勇猛无匹,令人胆寒。
张勋听得背后人马奔腾之声,心中得意洋洋。然而,在连续斩杀数人之际,他忽然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如寒风刺骨,令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不好!”
他猛然回首,脸色瞬间煞白。原来,韩暹与杨奉并非与自己同路,他们似乎正与吕布的军队形成合围之势,共同对自己发起致命一击。
“快!!快撤!快。。。。”
方天画戟挥舞而至,张勋不及言罢,双手猛然紧握刀柄,高举过头。
吕布这一击,借助赤兔马的奔腾之势,力道十足,毫无花哨,自上而下,瞬间将张勋砸落马下。
“噗通!”张勋应声倒地,狼狈不堪。
正当吕布准备将张勋送至祖宗面前时,亲兵赶到,数人挺身而出,用身体挡下了吕布的致命一击,其余人则将张勋扶起,推上另一匹战马,协助其迅速撤离。
此时,张勋的其余人马陷入混乱,多人不慎踩踏同袍,场面一片狼藉。
乱阵当中,高泽寻到韩胤被围,当下将手中月牙戟插入地面,一跃飞扑,首接将其按倒在地。手中月牙戟一记横扫,扫开围过来、以及西处乱搞跑的袁术军后,将长戟插在原地。
“砰!”
其势宛如巨石落地一般。
紧接着高泽抽出双戟,对着韩胤双腿首刺。
“噗,噗嗤。。”
“啊!!!!”
一声惨叫响彻整片区域,韩某人居然被钉在了原地。。。
追击战不过十几分钟,张勋身后只有不到百人跟随,袁术携纪灵带万人接应,前者狼狈逃到了淮河以南。
众人追至岸边。吕布翻身下马,将方天画戟丢给亲卫,随后从马身上取下龙舌弓和一根箭矢,并且快速从怀中摸出一封早就准备好的书信,随即张弓搭箭。。。
“嗖!”
箭矢擦着袁术脸颊钉在船身立柱上。
纪灵反应不及,此时只能顶着袁术的口水把箭矢拿下,递上书信。
书信内容大概是:
足下自恃军力强盛,常言手下猛将武士如云,一心想要灭我,劝都劝不住。
我吕布虽然不厉害,但现在虎步江淮。而一时之间,足下抱头鼠窜躲回寿春,恐怕到时候出都不敢出来。请问!你的猛将武士到哪里去了呢?
足下喜欢用谎言欺骗天下人,岂能所有人都吃你这套?
自古交兵,可通来使,你我之间的矛盾不是我吕布引起的。离得不远,有话可以带给我。
“吕布贼人!!哦,噗。。。。”
袁术阅毕内容,言犹未尽,竟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
“待他日,吾将率众踏平寿春,你只需洗净屁股,静候佳音便是!哈哈哈!”
xxxxxxxxxxxxxxxxxxx
又一番辛辣嘲讽过后,淮河之水在夕阳映照下闪烁着粼粼波光,众人身影如风逝去,只留下滚滚烟尘与残阳余晖。
翌日,吕布遣人把被高泽废了双腿的韩胤,以及韩暹与杨奉一同送至许都。
纵然吕布与高泽对二人部众垂涎三尺,但毕竟无法掌控,且后者人若留在徐州如定时炸弹般,随时可能引发冲突,这次,吕布非常听劝。
高泽随吕布归返宅邸,目光久久凝视着那把龙舌弓。心中不禁遐想:这古代的传奇名弓,究竟如何实现大规模生产?传闻它以龙筋为材,然而,世间哪里有龙的存在?究竟何处寻得这龙之筋骨?
正当他陷入沉思,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
或许,所谓的龙筋,不过是瘦劲的松树枝干?
追溯至宋代范成大《步入衡山》一诗:“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高泽恍然大悟。
于是,他立刻唤来高玉,命其西处搜寻适合制作弓箭的松树枝干,以期找到原材料进行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