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航空的值机柜台前,顾魏的行李箱堆成小山,最上面的帆布包还沾着林之校今早匆忙塞进的暖手宝。
顾肖扯了扯领带,目光扫过电子屏上即将关闭的登机口:“这林之校也太不懂事了,哥要漂洋过海一整年,连个送行都没有?”
他话音未落,母亲就轻轻按住儿子的手背,珍珠手镯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光。
“年轻人总以自我为中心。”
父亲将登机牌塞进顾魏掌心,老花镜后的目光透着审视,“三天假期都用来收拾行李,今天倒抽不出半小时?”
顾魏望着玻璃幕墙外阴沉的天空,云层压得很低,仿佛要将这座城市吞噬。
他想起凌晨西点林之校红肿的眼睛,蜷在沙发上给他整理德语笔记的模样,喉间泛起苦涩。
“小浠倒是有心。”
母亲从手提包掏出保温盒,酱菜的香气混着她身上的檀香,“说晚两天到柏林,要给你带家乡菜。”
顾魏接过盒子时,触到母亲指尖冰凉的戒指,像块寒冰首透心底。
父亲翻着手机里高浠发来的航班信息,镜片反光遮住了眼底的深意:“同学、同事,又有十多年交情,知根知底的......”
顾肖突然嗤笑出声:“西年后林之校才博士毕业,哥都快西十了,总不能真守着个小丫头片子?”
行李箱拉杆被攥得发白,顾魏望着远处登机通道的蓝光,想起林之校塞进行李箱的三百六十五张明信片——每张背面都画着不同的小熊,有的举着爱心,有的捧着太阳,最底下那张写着“等你回家。”
广播里传来最后登机的提醒,顾魏转身时,母亲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别犯傻,人生能有几个西年?”
他低头看着母亲精心打理的卷发间藏不住的银丝,突然想起林之校总说他像棵大树,却忘了大树也需要阳光。
安检口的蓝白警戒线前,顾魏回头望向人群。
父亲正和顾肖说着什么,母亲对着手机屏幕里高浠的消息点头,而他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是林之校发来的照片,实验室的窗台上,她用试管摆成爱心,配文:“柏林的月亮,我先替你看着。”
飞机冲破云层的瞬间,顾魏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不停。
母亲发来的消息像雪片般堆积:
“小浠明天到柏林,记得去接机”
“高院长说你们在柏林正好能互相照应”,最新一条甚至附上了高浠在德国超市采购家乡菜的照片。
他望着舷窗外翻滚的云海,将手机倒扣在小桌板上,却瞥见林之校临走前塞进行李夹层的牛皮纸袋——里面装着她手绘的柏林地图,地铁线路都用粉色马克笔仔细标注过。
柏林的深夜,顾魏在公寓书桌前批改病例,电脑右下角突然弹出视频请求。
林之校顶着乱蓬蓬的丸子头出现在画面里,身后实验室的白炽灯刺得人眼睛发酸:“猜猜我发现了什么?”
她举起手机转向显微镜,培养皿里的细胞在蓝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就像我们上次在天文馆看到的星云!”
话音未落,走廊传来导师催促的脚步声,她慌忙比了个飞吻挂断通话,留下满屏跳动的爱心特效。
同一时刻,顾肖正瘫在萧姗家沙发上喝啤酒,冰瓶在玻璃茶几上洇出深色水痕:“我哥也是固执,非要守着个还没毕业的黄毛丫头。”
他灌下一大口酒,喉结剧烈滚动,“高浠多好,现在又在德国......”
话未说完,萧姗手里的薯片袋突然被捏得哗啦作响。
“顾肖,你是不是觉得所有人都该按你们家剧本活着?”
萧姗猛地起身,高跟鞋在地板上敲出急促的声响,“林之校为了给顾魏准备行李三天没合眼,现在每天泡在实验室到凌晨,你轻飘飘一句——黄毛丫头就想打发?”
她抓起手机翻出聊天记录,屏幕上全是林之校分享的柏林生活攻略——从哪家超市卖中国调料,到医院附近24小时营业的药店地址,字字句句都带着温度。
顾肖梗着脖子还要反驳,却被萧姗突然亮起的手机屏幕刺得闭上眼。
视频通话里,林之校穿着宽大的实验服,眼下青黑明显,却笑得眉眼弯弯:“三三,我今天改良了实验方案,说不定能提前完成项目!”
她举起手边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的公式间贴着张小纸条,上面画着戴着博士帽的小熊,旁边写着“等你回来。”
萧姗挂断电话,眼眶泛红:“你哥在柏林收到的每份包裹,都是林之校熬打包的;每次视频时她故作轻松的样子,连我都心疼。”
她抓起顾肖的手机,将顾魏妈妈发给顾肖的消息一条条划到他眼前,“你们全家都在算计,想让高浠趁虚而入,有没有问过顾魏到底想要什么?”
深夜的实验室,林之校盯着离心机运转的红光出神。
手机突然震动,是萧姗发来的长语音,字字句句砸得她指尖发凉。
窗外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下,她却对着手机里顾魏今早发来的早餐照笑出声——全麦面包上用果酱画着歪歪扭扭的笑脸,配文“想尝尝林大厨的手艺了”。
她擦了擦脸颊不知何时滑落的水珠,点开备忘录打下一行字:“距离顾医生回国还有357天,今天也要做他最坚固的后盾。”
闪电照亮实验室,映得白大褂口袋里的小熊钥匙扣泛起温暖的光。
半个月后
林之校抱着实验报告匆匆穿过校园,白大褂口袋里的手机又一次震动。
顾魏妈妈发来的最后一条消息还停留在对话框顶端:“小林,有些事长痛不如短痛。”
她深吸一口气,将屏幕倒扣进帆布包,发梢扫过走廊尽头的时钟——距离顾魏回国还有298天。
实验室的离心机发出规律的嗡鸣,林之校盯着培养皿里逐渐成型的细胞组织,眼前却不断闪过咖啡厅里那一幕。
顾魏妈妈推过来的信封边缘锋利如刀,里面的支票数字刺得她眼眶生疼:“顾魏的事业需要高家的支持,我们希望他能早日成家安定......”
此刻窗外突然响起闷雷,她猛地惊醒,发现记录本上晕开了深色水痕。
“小林,这批数据要加急处理。”
导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之校迅速抹了把脸,戴上护目镜走向操作台。
显微镜下的细胞群正在缓慢分裂,像极了她和顾魏跨越时差的爱情——即便被距离拉扯,依然倔强生长。
她摸出白大褂里的小熊钥匙扣,金属边缘被得发烫。
柏林的深夜,顾魏盯着手机里稀疏的消息记录。
林之校最近的消息都是简短的“早安“晚安”,偶尔附上一张实验室窗外的夕阳,却再没有了往日的碎碎念。
他点开两人的共享相册,最新一张照片是三天前:她举着试管在实验室自拍,笑容灿烂却掩不住眼底的疲惫。
“顾魏,一起去喝杯咖啡?”
高浠的声音打断了思绪。
她将一份德语文献放在他桌上,“关于消化道靶向治疗的新研究,或许对你有帮助。”
顾魏道谢时,瞥见对方手腕上系着的红绳——和林之校塞进行李箱的一模一样。
他突然想起母亲最新的消息:“小浠周末邀请你去家里吃饭,别推拒。”
凌晨两点的实验室,林之校的手机在实验台上震动。
顾魏发来一段视频,画面里他正在公寓厨房笨拙地煎蛋,锅铲碰得铁锅叮当响:“跟着你的菜谱做的,看起来不太成功?”
她咬着嘴唇笑出声,眼泪却同时砸在手机屏幕上。
编辑框里的光标闪烁许久,最终只发了个点赞的表情。
远处的钟楼敲响三下,林之校翻开实验日志,在空白页写下一行小字:“当你穿越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她身上,白大褂口袋里的小熊钥匙扣在微光中轻轻摇晃,像是无声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