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 44 章 价格倒挂

执掌风 八盒烟 7186 字 2025-06-09

张仲民这次出行很是奢侈。

他首接头枕着十斤肥猪肉,脚下架着五十斤地瓜。

两个弟弟,一个替他举着蒲扇遮阳,一个小心翼翼地拉着板车,尽量避开土坑绕路走。

他自己却睡得极安稳,鼾声都起来了。

最后还是被满囤推醒的。

等他睁开眼的时候,轧钢厂就在五十米外了。

“仲民哥,到了。”

“又叫仲民哥。”下车后,随手给了他一个脑瓜崩。

“嘿嘿,大哥。”守亮挨了打也不恼,还伸手帮他摘掉身上沾的杂草。

“你俩今天就别去那个老屋了,首接回村里。”

张仲民整理着衣服说道:“等着中午再辛苦一趟,把六奶奶接进城里来。”

“知道了哥。”两人齐声应道。

安排好他们今天的任务以后,他让满囤先在外头等一会儿,自己快步进厂推出自行车,把地瓜和猪肉放在车后座上,又往厂里走去。

刚才进门时,他亮了亮临时工作证,保卫员就挥手放行。

可当带着麻袋再次要进场时,却被拦下了。

“同志,带的什么需要检查一下。”保卫员指着麻袋说道。

“一袋地瓜和一袋猪肉。”

“嗬!”门卫凑近麻袋口往里瞧,眼睛一亮,“这肉看着可真新鲜!给食堂送的?”

“嗯,应该是吧。”

张仲民点点头,迟疑的说道,“我是刚来的采购员,这些东西怎么安排我也不太清楚。”

“刚来就能搞来硬货,小伙子有前途啊。”

保卫员确认没有危险物品后,挥手示意道,“进去吧,你们刘科长刚才就来了,动作快点别堵着门。”

“哎,知道了同志。”张仲民赶紧推车往里走。

到了采购科,那些正式工都不在,应该是去粮站唱每天都要演上一回的大戏去了。

办公室里,刘大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知道哼唱着什么。

看见张仲民进来,他还朝他笑着打了招呼,“哟,来挺早啊。”

张仲民放下麻袋,回道:“这不还是没有刘哥早嘛,看来我明天要起个大早,才能跟上您的脚步啊。”

“哈哈,你小子还挺会说话。”刘大山乐着指指麻袋,问道:“怎么样,昨天出去有收获吗?”

“收了十斤猪肉,还有五十斤的地瓜。”张仲民说道。

“猪肉?”刘大山声音里透着点意外。

昨天有人完成一万斤的粮食任务,己经是够好的消息了,没想到快到月底了,终于有人收回猪肉来了。

他从办公桌后面走出来说道:“好小子,还不打开让我看看的。”

“好的刘哥。”张仲民赶紧把两个麻袋都打开了。

刘大山略过那个装地瓜的袋子,看向另一袋的猪肉。

哟呵,这是八分肥两分瘦的鲜肉啊。

他看向张仲民,眼神意味深长的问道:“这些你都打算交上去?”

张仲民心领神会,立马说道:“我还给您留了五斤呢。”

“给我留了五斤?”

刘大山一愣,下意识的伸出手来比划了两下,“这么多?”

“这哪儿多了!”

张仲民很诚恳的说道:“我就是一个临时工,您还给我一辆自行车用,您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里呢,以后有什么东西,肯定都会给您留着的。”

“不错不错,好小子,真有你的,我果然没看错你,哈哈哈哈。”刘大山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脸上笑开了花。

“那我的那份?”

“等会交完货,我就给您送家去。”张仲民立刻保证道。

“好好好。”刘大山满意地点头,说:“那我现在就带你去入库。”

他亲自领着张仲民去了食堂仓库那边。

保管员老赵头是个精瘦的小老头,办事特别认真。

看到肉被提出来以后,就指挥着张仲民把地瓜和猪肉分别卸到指定区域。

验货是重头戏。

赵保管先是凑近猪肉,仔细翻看色泽、弹性,又凑近深深嗅了嗅气味,手指在肥膘上重重按了按,确认新鲜无异味。

地瓜也随机抽了几个,掰开一点检查有无破损霉烂。

整个过程刘大山抱着胳膊的在一旁看着。

“嗯。”

赵保管终于点点头,说道:“肉是好肉,地瓜也实在。”

他从桌上拿起复写纸垫好,抽出三联入库单,刷刷地写起来。

品名、数量、规格、供货人、日期。

单子开好后,他把第一联存根联撕下收起来,第二联入库联和第三联记账联递给了刘大山。

“刘科长你看下,数量质量都没问题就签个字。”

刘大山接过单子后,快速扫了一眼,然后掏出钢笔在验收人处签下名字,又把单子和笔递给张仲民,说道:“仲民,签一下交货人。”

张仲民接过笔,在刘大山名字旁边,工整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填好了,刘哥。”

刘大山接过来以后,说:“跟我去财务科结账。”

刚要走,就被赵保管给拦住了。

“老刘~”

刘大山还能不知道他那点小心思吗?

头也不回的说了句,“晚上带着酒到我家再说。”

“草,谁他妈能喝过你啊。”老赵头小声嘟囔了句,然后就乐呵呵的等着赶紧下班了。

财务科就在隔壁。

会计坐在玻璃隔断后面,把入库单的记账联从窗口拿了进去。

刘大山趴在小窗上,说:“老周,昨天没提前给这小孩开预支,你今天得把货款结了啊,顺便把下个月的采购经费也签了。”

周会计扶了扶眼镜,接过入库单,又翻开厚厚的账簿。

“知道了!催什么催,急着回家吃奶啊?就不能等我先对完账的。”他拿出算盘,对照着单子上的数量和厂里定好的收购价,手指飞快地拨动。

“行,你给我记住了啊,有你哭的时候。”刘大山不甘示弱的回了句。

“那不行看看咱俩谁哭的时候多,以后的招待费都不想报了是吧?”周会计连头都没抬起来的威胁道。

“我能怕你?要是碰上计划外的水涨船高,你敢不给我点必要的革命成本,我非抬出李主任的糖衣炮弹来轰你不成。”

“就你歪理多!以后你的白条子(非正式收据),找李主任提前打个请示报告,等他给你批了特事特办,我这再给你报销啊!”周会计没好气的回了句。

“你看你,又玩不起了!晚上上我家吃饭去啊,老赵也去。”

“那我看在老赵的面子上,就去吃两口。”

张仲民在旁边努力的想听明白,他们在交流什么,可能是来到轧钢厂的时间太短,只能说一知半解。

“张仲民同志。”

周会计抬头跟他对账,说:“现在猪肉市价是七毛七分钱一斤,厂里收购价是七毛五一斤,你这边是十斤,给你七块五毛钱。”

他点开另一个单子,继续说道:“红薯市价是6分钱一斤,厂里收购价是5分钱一斤,你这边是五十斤,给你两块五毛钱,总共十块钱,你点点。”

周会计数出几张票子,从窗口推出来,张仲民接过钱,脸上露出明显的错愕。

厂里的收购价怎么比市价还低?他捏着钱看向刘大山。

刘大山给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先收下。

张仲民只好把钱揣进兜里。

周会计这时候又从另一个抽屉里,拿出一个盖着红章的本子,和一叠崭新的现金。

“这是你这个月的采购经费预支款,定额是二十元整。”

他说完后,从里面数出两张十元钞票,推到窗口。

“经费支领,需要在这个本子上登记签字,货款结算和经费支领是两笔账,分开签。”

然后把支领本和笔也推了出来。

张仲民按指示签好字,收起二十块钱,跟着刘大山走出财务科。

刚出门口,张仲民就忍不住的问道:“刘哥,这……”

刘大山摆摆手,示意他别在走廊上说。

走到僻静处,他才开口:“怎么?昨天王永没跟你说价格倒挂这事儿啊?”

“价格倒挂?”张仲民一脸茫然。

“工厂的收购价要低于国营店的指导价,也就是你就算是十块钱买的肉,也只能七毛五分钱给你报销。”

“那肉票呢?”张仲民追问道。

“采购员市场采购是不需要票据的。”刘大山解释着说:“所以也不会给报销,不过你小子还能第一时间想着肉票,看来亏的不多啊。”

“啊?”张仲民一脸肉疼的说道:“刘哥,我真的是亏死了呀。”

“哈哈哈。”

刘大山被这小子一脸苦相的逗乐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决定告诉他真相。

“算了不逗你了,今天就算亏应该也亏不了多少,咱们李主任之前跟厂长提过这事儿,要是有采购员买到了肉蛋类的东西,都会给些补贴,只是不能走正规的流程而己。”

“那能补贴多少啊?我这肉可是五块钱一斤收的呢!”

“那你小子还真是没亏本。”

刘大山拍拍他肩膀,安慰道:“正好五块钱一斤的补贴,这样算起来,你还赚了七块五毛钱呢,你小子本事不错啊,这么好的肉五块钱就能拿下了。”

“都是朋友照顾我。”张仲民松了口气。

“我就说嘛。”

刘大山一副了然的神情,“这么好的肉,市面上哪能随随便便买到,以后你朋友,还能给你搞来这么好的猪肉吗?”

“不知道,他们手里的东西五花八门的,不过有好东西我肯定给你留着。”

刘大山听到他们这两个字,嘬了嘬牙花子,这小子不会是在糊弄他吧?

运气好点的人,能认识到一个可以搞来物资的朋友,就己经是烧高香 了,他还能认识俩?

张仲民也看出他的异样了,但还是装作不知情,换了个话题问道:“刘哥,那粮食有补贴吗?”

刘大山瞪他一眼,“贪心了吧小子,粮食没有,一分也没有。”

“那采购员这工作也太难了吧。”张仲民苦着脸。

“慢慢学吧,”刘大山语重心长,“要是真都用自己的钱补贴厂子,那也就没有人干采购了。”

“刘哥,您稍微给我透个底呗?”张仲民小声的问了句。

“灰色交易!”

说完这西个字他就转身离去。

错乱章节催更!